阅读历史 |

第101节(4 / 4)

加入书签

炮击武昌,使革命军受到更为严重的威胁。而对于朝廷来说,前线捷报频传,内外一片欢腾,清廷下诏赏赐冯国璋“二等男爵”。冯国璋受宠若惊,情绪高涨,一再表示“愿为朝廷效死”。他对情绪同样激昂的官兵们大声疾呼:“让我们一鼓作气,攻下武昌!”

然而,就在冯国璋准备渡江攻取武昌的时候,袁世凯突然下达了停战的命令。

此时,袁世凯已于11月2日被清廷任命为内阁总理大臣,16日在北京正式组阁。在冯国璋看来,袁世凯已经得到了他想要的。而此时武昌又是唾手可得,自己也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可袁世凯为什么要停战呢?他完全没有想到,袁世凯另有个人的“深谋远虑”。

就在冯国璋焦急和疑惑之际,他的前哨来报,说发现一名可疑的渡江者。

“这个时候渡江过来的,很有可能就是间谍,对他严加审问!”冯国璋断然下令。

时隔不久,这名前哨再次来报,呈上了在“间谍”身上发现的“钦差大臣袁”的护照。冯国璋接过“护照”看了一下,更是疑窦丛生:袁世凯可以公开与他联络,完全没必要派“间谍”偷偷摸摸行事!

“把他带过来,我要亲自审讯!”

岂料,这名“间谍”见到冯国璋,不仅大大地松了口气,而且语气中带着指责与不满:

“冯大人,我是袁公子派来与湖北都督黎元洪接洽和谈的,你的人却把我当成间谍抓起来,真是岂有此理!”

“这里是前线,一切形迹可疑的人都要抓起来盘查,这有什么错?”冯国璋很生气,回敬道,“如果真如你所说,袁大人为什么不通知我?”

“我叫朱芾煌,你可以向袁公子求证。”

袁公子就是袁世凯的长子袁克定,若果真如来人所言,袁克定此举必是受袁世凯指使。于是,冯国璋直接与袁世凯联系,袁世凯在电话里说:“这个事情我不是很清楚,云台这会儿不在,等他回来后再说吧。”

隔天,冯国璋就收到袁克定的回电:“朱即是我,我即是朱,若对朱加以危害,愿来汉与之拼命。”口气之狂妄,不可一世,令冯国璋火冒三丈。

“老子在前方洒血玩命,却成了他们父子要挟朝廷的一颗棋子,真是岂有此理!”冯国璋气得破口大骂。他其实并不在乎被当成一颗棋子,他在乎的是被人当傻瓜耍弄!他已明白袁世凯停战的目的,那便是借革命军逼迫清廷退位,当共和总统。

对袁世凯取清廷而代之的目的,冯国璋说不清是反对还是拥护,但对袁氏父子的做法产生了强烈不满,尤其老子装傻,儿子目中无人,使他对袁氏父子的看法有了很大改变。加上他对清廷原本是有些感情的,脑子里依旧存在对皇帝的愚忠,眼下又身处前线手握重兵,只需一鼓作气,拿下武昌便指日可待,那时将成为朝廷的大功臣,威名盖世,功成名就!

于是,冯国璋向隆裕太后秘密启奏,表示自己能够独自承担讨伐革命军这一任务,无需依靠袁世凯,但需要朝廷拨付饷银四百万两。隆裕太后看过冯国璋的奏折后表示,短时间内难以筹齐这么多饷银,但可以立刻拨给三个月的饷银。三个月的饷银也足够了,冯国璋闻讯欣喜若狂,立刻摩拳擦掌,准备进攻武昌。

然而,冯国璋背后的小动作岂能逃得过袁世凯的耳目!袁世凯立刻面见隆裕太后。隆裕太后本无主见,被袁世凯一要挟,便又收回了成命。三个月饷银泡汤了,冯国璋气急败坏,但仍不肯放弃攻打武昌的计划。

此时袁世凯最担心的便是握有重兵的冯国璋作难,在连发七道急令后,又接二连三地派出心腹“使者”,赴前线探摸冯国璋的底细。

冯国璋经历了这一系列变故,本来心中十分恼火,袁世凯又派“使者”来探底,心里更加窝火,第一次来的“使者”问:“革命党一旦反攻过来,你打算怎么办?”冯国璋说:“我只有尽忠报国,绝不轻言退却。”

第二次来的“使者”好言相劝:“天下纷扰,世事多变,你不要固执己见,如时机到来,最好酌情行事。”冯国璋说:“我自有主张。”

冯国璋的表示令袁世凯极为不满,他第三次派出“使者”,直接命令冯国璋“立即班师回京”!“使者”趾高气扬,口气狂傲,令冯国璋怒不可遏,与“使者”针锋相对:

“既如此,请呈交上谕!”

“没上谕!”来人也不甘示弱,理直气壮地说,“这是袁大人的口谕!”

“啪!”冯国璋拍案而起,怒斥道,“袁大人口谕,何以证明?其中恐怕有诈!来人,将此人抓起来,押回朝廷审问!”

然而,在押送北京途中,路过彰德时,袁克定派人将“使者”大摇大摆地接走了。

袁世凯三次摸底试探,发现冯国璋尚有对清廷的愚忠,留在前线唯恐对自己不利,于是,一道命令,将冯国璋调回北京,由第二军军统段祺瑞接替冯国璋第一军军统之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