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9节(1 / 5)

加入书签

公文一到沈阳,徐天宝顿时火冒三丈,这掺沙子,大换血也太明显了吧?张绍曾和吴俊升是自己的人,一个被调到吉林,一个被调到黑龙江。孟恩远和自己没什么交情,冯麟阁算是自己的对头,却安排在沈阳和新民,这摆明了把刀架到了自己的脖子上!徐天宝岂能任你老袁宰割?

于是,徐天宝紧急部署,自行拟定了一个番号编制表,绕过陆军部,直接报道老袁那里。由于徐天宝还不打算这么快和老袁翻脸,所以徐天宝也没有坚持再要十个师的番号,而是要了七个师,六个混成旅共十三个番号。

番号编制如下

东北国防军,驻扎库伦

东北国防军第二师——陆军部23师,师长孟恩远,参谋长鹿钟麟,驻扎呼伦贝尔

东北国防军第三师——陆军部27师,师长吴俊升,参谋长李鸣钟,驻扎黑龙江

东北国防军第四师——陆军部28师,师长商震,参谋长宋哲元,驻扎吉林

东北国防军第五师——陆军部29师,师长张之江,参谋长刘郁芬,驻扎热河

东北国防军第六师——陆军部30师,师长李景林,参谋长姜登选,驻扎辽宁

东北国防军,参谋长李燮和,驻扎上海高昌庙

东北国防军第一独立旅——陆军部第17混成旅,旅长马占山,驻山海关

东北国防军第二独立旅——陆军部第18混成旅,旅长寿庆,驻扎延边

东北国防军第三独立旅——陆军部第19混成旅,旅长伍祥祯,驻扎金州

东北国防军第四独立旅——陆军部第20混成旅,旅长潘矩楹,驻扎齐齐哈尔

东北国防军第五独立旅——陆军部第21混成旅,旅长马龙潭,驻扎新民

东北国防军第六独立旅——陆军部第22混成旅,旅长冯玉祥,驻扎哈尔滨

其中,东北国防军第一、三、五师为齐装满员的整编师,其余二、四、六师军官全部满额,士兵缺额百分之五十;国防军独立旅第一、三、五旅为整编旅,其余二、四、六旅军官满额,士兵缺额百分之五十。

步兵所使用武器步枪为热河兵工厂、沈阳兵工厂制造的1913式步枪(原热河造改进型,仿1903),配三棱锥型刺刀。

手枪分为两种,士兵任然使用毛瑟手枪(快慢机),少尉以上军官使用勃朗宁1911(马牌撸子)

重机枪使用哈奇开斯改进型的1913式重机枪,只是在枪身前安装了护板保护机枪手,枪身下安装了两个钢轮便于运输。

轻机枪方面则选用了1913式轻机枪(仿前苏联德普转盘机枪,这款机枪结构简单,全枪只有65个零件,制造工艺要求不高,学徒工都能生产,因此适合大量生产,而且枪的机构动作可靠。虽然重量略重,而且射速也无法和同时期的g42想比,但是在眼下这个时代,欧洲列强对重机枪和冲锋枪都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条件下,以及足够用了,更别提连轻机枪是何物都不知道的中国军阀军队了。当然,徐天宝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利用这些物美价廉又皮实耐用的机枪为军队里培养一批机枪手,等将来他们能够适应更先进的机枪操作。)

冲锋枪方面则放弃了结构略微复杂的p04,采用了结构更为简单的1913式冲锋枪(仿司登式冲锋枪,不过改进了结构,大大降低了走火的可能)。

火炮方面,最小口径的是新式装备——迫击炮,60口径,射程最大1400米。每个连装备3门

步兵炮采用1913式70口径轻型步兵炮(仿小鬼子的92步兵炮),野炮、山炮的口径则从155到75不等,主要是仿制德国、法国和美国的。

其中部分武器其实在1912年以前就已经生产列装,只是徐天宝打算在1913年的时候实行大换装,所以全部统一命名为1913型。

235军事学院

欲治兵,先选将。

东北原来的军事学院只有东北讲武堂一家,原来的历史上,因为1911年的辛亥革命而停办。但是,现在却因为徐天宝的重视而一直进行着正常的教学。但是,教学的内容和师资力量已经不能满足徐天宝的要求了。所以,东北讲武堂的改革也势在必行。

当时的各地军校和讲武堂的教官都以外国教官为主,多为德国教官,还有法国、俄国、日本等国教官,中国教官极少,就算有也多半是留日的士官生,教法不行。当时的学风也有问题,不少年轻的学员年少气盛,认为要学大的战略、战术。而对师以下的营团战术很不屑。实际上,中国军官现在最需要的是将师以下的战术学会,大的政略、战略、指挥容易,要紧的是战场准则。战场准则不确实,下面不能贯彻命令,指挥就成问题。

像抗战时期,国军内部上头骂底下执行不力,进退无据。底下骂上头纸上谈兵,胡乱指挥。这就是因为师以下的战场统率训练不够。这要平常训练,从尖兵动作起,高级军官都须了解,新兵器也要研究如何在战场配合运用,因时代进步,过十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