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三章 大夫尚恆(1 / 2)

加入书签

县主刘璋是个年约四十的中年人,这三个月来的劳心劳力让他双颊凹陷,脸色蜡黄,眼下青黑一片,青色的缎袍子更是染上尘灰,他站在县主府前张望,终于盼来皇城派来的马车缓缓驶来,混浊疲态的双眸一亮。

本就不期待皇城会派出太医院院使前来解瘟,听闻是礼部尚书前来,虽有满满失望与不满,不过更重要的却是那皇城送来的医具与药材,不管来的是礼部尚书还是谁人,好好拱着便是。

马车停驶在县主府前,刘璋立刻迎了上去,两名玉树临风的年轻人掀帘而下,他有一瞬诧异。

碧城县离皇城不远,关于礼部尚书与荣乐公主的传言沸沸扬扬,他自然也是知晓一些,如今见了这年纪轻轻的礼部尚书,倒也能理解荣乐公主的痴迷,只是跟在礼部尚书身后那年纪大约三十岁上下的男子,贵气天韵亦不在话下,只是低垂着头,看不清情绪。

「尚书大人,下官刘璋,可终于把您给盼来了。」刘璋用眼角瞅着跟在姜水临身后的王寻凡,又问道:「不知这位是……」

王寻凡身上与生俱来的气质让刘璋以为他也是同礼部尚书一起来的解瘟官员之一。

姜水临耸耸肩道:「他是本官的贴身小廝。」说完,便转身指挥命人将从皇城带来的医具药材搬进县主府。

倒是那跟着一起来的十名御医一一下车,有的闻了街上那些腐尸臭味弯着腰吐了一地,有的脸上铁青不停碎碎念些着什么。

搜寻了一下自己的记忆,过去并无与刘璋见过面的场景,王寻凡神色自若的朝刘璋点点头,立刻跟在姜水临身后,做足了贴身小廝的活儿。

打死刘璋他都不相信那样风姿卓越的人会是贴身小廝,他转转眼珠,心里想着必定是哪个高官,既然不想被道破身分,只好假装自己是礼部尚书的贴身小廝。想到这,刘璋不由得打起十二万分精神,小心翼翼交代人好好侍候姜水临与王寻凡。

发病的人被集中在深巷胡同里的一个医馆里,只要一没了呼吸就会立刻被抬出去与外头满是苍蝇的腐尸并排,姜水临与王寻凡一踏进医馆,表情双双变色。

这哪里称得上是医馆,根本是一群在等死的人的集中营,就连大夫都没瞧见一个,患者各个表情痛苦躺在摇床上,脸色不正常潮红有些红斑,满地呕吐物浓臭味散开来蔓延满室。

姜水临当下冷了脸,声音如千年寒冰冻伤大地,「这是怎么回事?」

刘璋苦着脸,连忙上前解释,语气中还有些愤慨,「大人,县上大夫闻瘟疫有的逃出城,有的染病而亡,现下只剩县内只剩余大夫一人。」

「那余大夫何在?」姜水临目光扫视了一翻,躺着的患者莫约有二十馀人,地上骯脏凌乱,心便越往下沉一些,难怪官员们会隐瞒瘟疫的严重不敢上报,如今情况任谁看了都会觉得此地无救了,还是早早放弃好了。

「余大夫这时间通常会在后院看医书,余大夫眼力不好,不过很认真在找解瘟办法……」

余大夫虽然年逾半百,却是碧城县唯一没有出逃染病,反而留下来帮忙解瘟的人,刘璋与碧城县的县民们都是尊敬余大夫的,如今姜水临语气不善的问起,刘璋这是怕在姜水临心中留下疙瘩,连忙替余大夫解释。

这才说人,人便到了,余大夫一身灰色粗布衫,凌乱的发上可见几缕白银,面容瘦长颧骨凸出,唇上留着两条短鬚,身形枯瘦挺拔,一副精明歷练的老沉样子。他手里还捧着被翻到微捲起的医书,从后院步出掀开深蓝色染花布帘,一见到除了刘璋以外的两个陌生人不禁愣了愣,最后目光落在一直不言不语的王寻凡身上,眸底有一瞬惊愕疑惑,不过很快便一闪而过,任谁也没有捕捉住。

刘璋见余大夫走出来,看出他的困惑,便主动介绍道:「余大夫,这位是特地从盛京来解瘟的礼部尚书,姜大人。」他又转头对着姜水临续说:「这位便是方才下官提及的余大夫。」

余大夫一听来解瘟的人竟是礼部尚书,心底不由得嘲笑了一翻,不过脸上却维持着恭敬的表情,朝姜水临拱手,「草民余尚恆,见过姜大人。」

姜水临摆摆手,「余大夫,这瘟疫可有得解?」

「草民看了许多医书,试过许多种方法,却一直没法研究出解瘟之法。」说起这个,余尚恆垂下眼瞼,一丝疲态滑过,语气中是无奈与颓然。

「先从整理环境开始吧。」这时王寻凡突然道,果不其然吸引了其他三人的目光,他并不看他们,墨黑的眼珠像是晕开的墨汁撒在洁白宣纸上,他续道:「若我是病者,首先闻到这恶臭,便也好不了。」

「请问这位是……」余尚恆混浊的双眼盯着王寻凡,几乎要把他看出一个窟窿来。

姜水临怕王寻凡的身分曝光,立刻轻咳了几声,表情有些不自然,「他是我的贴身小廝,因为会点医术便带在身边了,此瘟疫也许会有帮助也说不定。唤他大汪即可。」

王寻凡一听这怪里怪气活像叫路边野狗的蠢名字,眉头紧皱成川,斜眼略略望了一眼姜水临,只见姜水临挑衅的朝他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