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节(3 / 3)

加入书签

…”

人群中挤出一个年纪稍微大一些的长须男人,他似乎是有点文化的人,黔首们一看到他出来都纷纷看向他,他代表黔首们开口:“我们不是为了工钱来的,我们都是听说黑石子想要建一座学校自愿来干活的。您不用为我们提供工钱和饭菜,这些黑石子已经付给我们了。”

“我们本来都是流窜的难民,是黑石子收留了我们,让我们在黑石安居乐业,黑石子还无私的教会我们让粮食增产的方法,免费借给我们农具,带领我们在乱世中保卫自己……”

这个长者对着陈平俯身行礼说道:“请您允许我们在此干活吧。黑石子的恩德我们没有能力偿还,但是盖房子这样的小活我们还是能做的。”

陈平无言以对,他只能允许这些黔首在这里帮忙。

众人一边干活,一边高唱着赵地的小调,他们有的搬砖头,有的挖地基,有的往外背土,每一个人都很快乐。

看到这一幕的陈平没有发笑,他呆呆站在原地,脑海被一种巨大的震撼充斥着。

赵不息正在围着陈长转来转去,陈长面前的桌案上摆着几张纸,最上面的一张赫然写着“黑石学堂副校长委任书”。

“陈公,这个职位唯有你才能担任啊。”赵不息露出了自己最诚恳的眼神。

陈长越来越后悔自己那天晚上怎么就被赵不息忽悠住了,接下了这个学堂的计划书呢。

本来以为把这个学堂建好,里面的各职务分配好就算完成这事了。没想到赵不息好像忽然发现他在除了农学之外的其他地方也很好用,这几日愣是整日拉着他探讨学堂的细节。

赵不息见到陈长还是不为所动,于是搬弄起了自己惯用的套话:“陈公,数百孩子的未来就握在您掌中啊!”

又是这一招!

陈长缓缓低下头看着自己的手掌,他到现在也不知道自己的手掌怎么会越变越大,从一开始的几十人到了现在的数百人,他们的性命和未来是怎么都握在自己手中的。

“黑石子,你不是说你来担任学堂的校长吗?”陈长发出了衷心的疑问。

赵不息无辜地歪歪头:“是啊,我的确是学堂的校长。所以我来负责把控全局,你这位副校长负责具体实施嘛。”

陈长看着赵不息这副理所应当的样子气得攥紧了拳头,许久又缓缓松开了拳头。算了,他已经老了,赵不息还小,他一个老人和稚子计较什么呢。

当然,也和陈长最近特意关注赵不息发现她很可能是天生神力这点有关。毕竟自己已经老了嘛,要是真和赵不息动起手来自己这条老命怕是撑不住她两拳。

赵不息看见陈长依然是一副不为所动的样子,心里有点可惜。果然是人老成精,道德绑架这招这么快就对这老狐狸没用了,分明陈平那个未来的老狐狸现在的小狐狸还是很吃这一套的。

看来和这种人只能讲道理了。

于是赵不息一扫方才的撒娇模样,正襟危坐,挺直腰杆坐在陈长对面,肃然道:“难道您真的要放弃流芳千古,将农学发扬光大的机会吗?”

陈长的眼角跳了跳,“请黑石子直言,这学堂怎么又和农学发扬光大扯上关系了?”

赵不息指着桌面上的那份企划,“你知道我是先要请儒生来教这些孩子们识字的吧。”

陈长当然知道赵不息要找一个儒生来教这些小孩识字,因为这事他还和赵不息争论了半天。

这还是因为陈长自己闲暇时也看一些儒家典籍的缘故,要是换了另一个农家人来能当场和赵不息吵起来。

农家和儒家很不对头,主要是因为儒家讲究礼法认为应该尊卑有序,而农家则是希望从皇帝到大臣,所有贵族有一个算一个都应该和黔首一样种地养活自己,因为这个分歧农家和儒家也经常吵起来,虽然农家每次都吵不过儒家……

陈长觉得应该找个法家弟子来教导这些孩子,赵不息则坚定不移拍板说就要儒生。

问就是赵不息觉得儒家思想中的报恩思想应该每个在黑石学习的孩子都要铭记于心。

陈长:“……”

行吧,作为施恩的一方赵不息希望这些孩子以后都能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也是很正常的想法。

“等到这些学生认全了字以后,我打算第二年就将他们分到诸子百家去各自学习不同的知识。”赵不息好整以暇的扔下一句话。

陈长电光火石之间抓住了一线思绪。这些学生以后要各自学习诸子百家的文化知识?

在诸子百家之中农家的地位其实有些尴尬,这是一个不会被任何统治者针对的学派,但同时也是一个不会被任何统治者重用的学派。

偏偏农学学起来还很苦,而这时候能够识字学习的又绝大多数都是贵族,贵族学习诸子百家的目标就是封将拜相,所以当世显学一直是儒家法家纵横家这种……农家弟子数百年来一直都只维持在一个很少的数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