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4章(1 / 2)

加入书签

“你六月份进来的,我说我怎么不知道这事儿。”

“嗯……我想和这个没关系,很多人都不知道,因为我们只是领了证,最多在朋友圈公开了一下。”

师姐静了一会儿,才拿出手机去翻你的朋友圈,你不怎么发朋友圈,所以她点进你的朋友圈里之后,果然看到了唯一的一条动态。

【风笛:

虽然驾驶证没到手,拿不到两学分,但是有结婚证补上了![图片]】

红底背景上穿着白衬衫的你和另外一个青年笑容浅淡。你不是习惯拍照的人,但照片上还算自然,而那个青年看着不像喜欢笑的人,单看眼睛只觉得锐利冷淡,笑起来却挺温柔。

“好家伙……”她低声道,“我手机里天天一堆人发朋友圈,我也没有专门去翻别人朋友圈的习惯,结果搞得现在才知道,我不会是最晚知道的那个吧?”

你摇了摇头:“不清楚。但是宋师哥是知道的,上次我们正好碰上他和他女朋友。”

师姐面目扭曲了一下:“真可恶,竟然都没人和我说。”

“也许大家默认你也知道?”

师姐咋舌一声,扣下手机认真地问你:“只有结婚证?没有婚礼?!”

“很麻烦,不想弄。”你实话实说道,“假如真要办那些东西,我宁愿不结婚。所以我们只是拍了婚纱照,顺路请朋友们吃了个饭。”

师姐:“……”

“顺路”,你甚至“顺路”。她是真没见过像你这样的家伙。

“你男朋……额,你先生他同意了?”

“他也不喜欢麻烦。”

师姐:“……”难怪你俩能凑一对呢,脑电波都是一样的。

“可是这不行啊,结婚没有婚礼就没有仪式感,一步退了步步都会退的。”她苦口婆心地对你说,“不是我恶意揣测,但是……这是基本的规矩吧?你们这都不告诉别人你们有这样的一层身份在,那万一别人不清楚,不就会给你们添麻烦?”

“该清楚的人自然清楚,不清楚却仍旧要凑上来试图建立更加亲密的关系的人也没有结交的价值。”你淡淡地说,“婚礼是基本的规矩,那是长久以来的世俗观念,我为什么一定要遵守?而且既然婚礼是身份公开的象征,那和我将结婚证放在朋友圈里给所有认识我和将要认识我的人看有什么区别?后者甚至起到的信息传播速度更快更高效。”

“你不想穿婚纱?”

“我拍了婚纱照。”你吐槽了一句,“而且那东西乱七八糟的,程序麻烦的要死,从早搞到晚除了累没有什么别的事了,我实在不理解到底有什么实际意义。要份子钱?可是我都已经拿到了。”

师姐拍拍你的肩膀,再看看你给你先生的备注,又想想你俩的聊天方式,释怀了。

是她不懂你们这种人的脑回路。

于是她感叹:“我以为我已经够没有浪漫情调了,原来比我更没有的在这儿。你比我好的地方就在于你找了个和你一样的简约实用主义者。”

你认真地反驳她:“也是有浪漫情调的。”

师姐侧侧耳朵:“说来听听?”

你:“他的银行卡在我这里!”

师姐:“……”

嗯……不错,是很有情调。如果她不知道一般来说家里都是女孩子管钱就好了。不过按照你们俩的思维,你们应该是觉得就算是夫妻也要有自己的经济收入和小金库,自己的就是自己的,不会分给另外一个人。基于此种意识上把银行卡交给对方,那倒也确实是一种信任和浪漫。

师姐:“……”总觉得有一天自己也会变成这种思维,但是上哪去找一个这么思维同频的人。

002

虽然和师姐的话题最终因为师姐若有所思地离开而终结,但你还是从偏到不行的对话里找到了她最开始想要表达的东西。

陪伴。

你思考着这个词语。你不是一个很需要陪伴的人,在一起的时候可以黏着,分开之后也能自在地生活,不会太把重心放在除己之外的其他人身上。

你一直都认为艾尔海森和你差不多,甚至他的陪伴需求更低,他的大部分亲密行为都具有强烈的目的性。比方说领结婚证是解决你偶尔的不安全感,比方说让你每天都给他发消息是为了改掉你那个不主动联系人的坏习惯。而这些目的有的时候并不是出于他自身的需求,而是维护这段感情的需要。

所以你其实分不太出来他是否需要你的陪伴。

思考没有得到答案并不妨碍你直接去进行最终行动。这天你按时离开实验室,结果回家一看,艾尔海森不在家。

他没有报备行程的习惯,只有在你有要事急着找他的时候告诉你他在哪儿,而除此之外,你也没有掌握他行踪的习惯。就像是艾尔海森在这段关系开始之前说的那样,你们给足了对方空间,比起普通的情侣、夫妻,有的时候更像一对朋友。

但这样确实让你们都轻松。

趁着他不在家的时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