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朝为田舍郎 第192节(1 / 3)

加入书签

参高仙芝“拥兵自重”,安西四镇兵将几成高仙芝一人之私兵,参高仙芝“大权独揽”,安西四镇军政事务不容他人置喙,参高仙芝“虐将残兵”,对待将士如虐牲畜,将士敢怒不敢言……

用辞比以往狠毒了太多,因为顾青的到来,边令诚敏感地察觉到了长安朝廷的风向似乎有了变化,顾青作为节度副使,一来便分了高仙芝的兵权,又不肯将一万兵马交出去,边令诚毕竟是个聪明人,他立马猜到,天子可能对高仙芝心怀猜忌了。

天子已对主帅心怀猜忌,作为监军的边令诚落笔怎会客气?

古往今来,监军这个角色之所以惹人讨厌,就是因为他的职责很特殊。

他是军队里唯一一个与主帅对立的人,而且必须对立,必须鸡蛋里挑骨头,必须要先入为主地认为主帅心怀不轨,用这样的主观猜测来评判主帅的一言一行。

这是监军的职责,如果监军与主帅穿同一条裤子,关系好得蜜里调油,主帅有没有事不知道,但这个监军大概率是活不长久的,天子不弄死他,留着他何用?

边令诚没有辜负他的职责,参劾高仙芝这件事上,他一直很努力很勤奋。

每隔一月总有一封奏疏递去长安,奏疏里详细交代高仙芝的一言一行,顺便再写几句坏话,以前多少还算比较含蓄,这一次却格外直接狠毒。

落井下石这种事,自然是做得越直接越好,如此天子才能看到自己有多努力。

写完了这封奏疏,边令诚却觉得不太满意。

因为奏疏的分量太单薄了,言辞再狠辣,恐怕也不会引起天子多少注意,毕竟他写过太多这样的奏疏,基本都是石沉大海,毫无音讯,天子从未对他有过任何奖赏的表示。

昏黄的烛光摇曳不停,边令诚的脸色在烛光的摇曳下变得忽明忽暗。

如果……奏疏的落款再加上顾青的名字,陛下一定会非常重视,高仙芝说不定会被参倒,拿回长安问罪,而他这个监军必然也是参劾罪臣有功,升官也是指日可期的。

可惜那个纨绔浪荡子不肯掺和这些事,边令诚尤觉不甘。

必须要想个办法,把那个顾青拉下水。

听说他整天不是吃吃喝喝就是打人砸店,据说还跟安西驻军起了冲突……

你就不能干点人事儿吗?参劾罪臣,背后告黑状才是正经人该做的事啊。

边塞玉人

对于顾青,边令诚颇为忌惮。

忌惮的是顾青的圣眷之隆,他太受天子宠信了,这样的人,边令诚不敢得罪,而且看顾青来到安西后的所作所为,又是砸店又是挑衅安西军,无事时躺在大营里混吃等死,完全是纨绔子弟的做派,跟长安城的那些权贵毫无区别,边令诚愈发不敢得罪。

所以顾青来安西后砸店,跟安西驻军起冲突之类的事,边令诚在奏疏上提都不敢提,他的打击目标很明确,只有高仙芝一人。

无关个人恩怨,边令诚与高仙芝的职责决定了两人的关系,天生注定是参劾与被参劾的关系。一个为国开疆辟土,一个在背后偷偷捅刀子。

边令诚的逻辑很朴素,把高仙芝参倒了,他就立功了。

如果参不倒,抓不到高仙芝的把柄,那就是监军的失职,远在长安的天子已明显对高仙芝有了猜忌,但天子却宁愿派顾青来牵制,也没给他这个监军只字片语的指示。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天子也对他边令诚不满了,因为这些年边令诚无能,没能抓住能够罢免高仙芝的实锤,所以干脆也对他不信任了。

如果边令诚再不努力在背后捅刀子,说不定天子会将他一同办了。

边令诚的逻辑很缜密,前因后果仔细一推敲,越想越觉得自己的猜测无比正确,顿时有了浓浓的危机感,后背不知不觉冒了一层冷汗。

如今的情势是,高仙芝倒不倒已不重要,重要的是,高仙芝倒的那一日,他边令诚可不能被天子搂草打兔子顺便给打了。

所以,要努力!要奋进!

为了参倒高仙芝,边令诚必须另辟蹊径,如果能把顾青拉下水,两人一同参高仙芝,那么扳倒高仙芝指日可待,而且按照边令诚的揣度,高仙芝倒下也符合长安朝廷的心意,否则天子为何无缘无故派顾青来安西牵制高仙芝?

边令诚越想觉得越对,唯一不满的是,天子派来的人居然是个混吃等死的纨绔子弟,置天子的心意而不顾,整天不干正经事。

顾青不正经也就罢了,但影响了边令诚的个人前程,那可不行。

顾青必须要被拉下水,使他与边令诚站在同一个阵线,一同发力扳倒高仙芝,如此,边令诚的前程便是一片光明了。

拉一个男人下水并不难,权,钱,色三种而已。

论权力……这个不行,顾青的官儿比边令诚大,许不了的。

论钱……这个也不行,边令诚是宦官,宦官最贪财,许进不许出,尤其是他远在边陲小镇,平日里根本没什么油水,顾青是从长安来的官,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