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俄国人的决定(1 / 2)
斐迪南最近的心情很不错,前线的捷报频传,国内仍然是一片太平,战争并没有扰乱保加利亚的社会秩序。
最关键的是麻烦没了,波波夫弄得军事法庭还没有来得及审判多少人,大部分奥斯曼人就哗啦啦的跑路了,看来基本上大家或多或少都参与了对少数民族的迫害,乃至于屠杀。
虽然是军管,但是对成群结队的奥斯曼人要离开,大家还是欢送的。他们这一跑,反而在世界舆论面前坐实了这一罪名。
至于奥斯曼人到底杀了多少人,这个很难判定,根据后世的资料初步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奥斯曼政府屠杀的亚美尼亚人就高达150万。
还有刚刚爆发的叙利亚惨案,上百万罗马尼亚人、希腊人、黑族、塞族死在了奥斯曼帝国军队的屠刀之下。
这些都是证据确凿的,这为保加利亚终结奥斯曼帝国提供了有利的舆论基础,就算后面有人想拿奥斯曼人做文章,大家也不敢在明面上支持。
这还是其次,最主要还是加快了奥斯曼帝国的灭亡。很多时候不是人我越多越好,尤其是在粮食不足的情况下。
突然一下子多了三四百万张嘴,奥斯曼政府有这么多的物资储备么?这个答案很明确:没有!
奥斯曼帝国人口本来就只有两千多万,按理说以他们广袤的国土日子应该过得很滋润,可惜以他们还停留在上上个世纪的农业生产力,连填饱肚子都难。
光农业落后也就算了,还可以买嘛!很遗憾奥斯曼政府穷得叮当响,苏丹政府就给土耳其青年党的是一个烂摊子,高达数亿英镑的外债,在世界大战爆发前奥斯曼政府最大的问题就是还债。
没钱自然也就没有多少储备粮了,现在又丢了产粮区,日子自然就更加不好过了。
奥斯曼政府日子好不过,斐迪南不关心,他只知道这样会削弱他们的战争潜力。
新增的难民总需要救助吧?救助就需要消耗物资,不救助又会失去民心,引发暴动。无论奥斯曼政府怎么办,这个亏他们必须要吃!
况且从开战到现在奥斯曼帝国光军队的伤亡都已经超过百万大关,对这个人口只有两千多万的国家来说,压力已经非常的大了。
最关键的是他们这仅有的两千多万人口中,愿意支持奥斯曼政府的不会超过一千五百万!
斐迪南清楚如果正常的国家,现在早就崩溃了,奥斯曼帝国能够坚持到现在,最主要的还是依靠宗教依靠信仰,可惜信仰也不能当饭吃!
……
此时,东线战场也发生了变化,随着德国主力的到来,俄国人在战场上逐渐处于了下风,两个重要人物兴登堡和鲁登道夫也开始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俄国的冬季攻势结束后,不到半个月时间,形势就开始急转直下,原本一路胜利的俄军被德奥联军打得节节败退。
原因很简单,冬天结束了,夏天来了冰雪开始融化,道路变的泥泞不堪,俄军的后勤补给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主要是粮食、武器弹药补给出现了问题,许多本该抵达的粮食、武器弹药,现在还在路上。
甚至还有些粮食,由于管理不善,被雨水打湿了,都开始发芽了,当然发芽只是小问题,反正喂牲口麦芽一样可以。
很明显,毛熊是懂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道理,他们本来就有“就食于敌”的传统,所以到现在为止他们前线的军队还没有崩溃。
最关键的还是武器弹药,几个人只要一条步枪的事情到是没有发生,不过几条步枪只有一发子弹的悲剧出现了。
好吧,这是英法的锅,俄国后勤部可以不背!由于俄国人急剧扩军,国内的产能跟不上,英法向他们提供了一批武器弹药援助,其中就包括步枪。
由于大家的子弹口径不一样,俄国人的军工产能有限,自然也没有能力再增加新的生产线了,后期的弹药消耗也只能依赖于英法的援助。
现在英法承诺的物资没有能够按时送达,没有了子弹,这些步枪自然就成为了烧火棍。不光是不抢,俄军中还有不少机枪、火炮现在都处于“饥饿”状态。
还好,俄军中装备的英法武器不是很多,比例还在百分之二十以下,剩下的部分都是装备的俄制或者是保制武器,大家的子弹口径一样可以通用。
虽然弹药补给也不是很充足,好歹还有补充,打上一两仗的弹药还是有的,否则现在都没有一战之力了。
从补给上来说,现在俄军中北方面军最差,西方面军其次,西南方面军最好。
这是地理位置决定的,罗马尼亚完蛋后,西南方面可以接收从黑海上运达的军事物资,也可以从保加利亚手中获得部分物资。
按照物资运输的路线依次是:西南方面军——西方面军——北方面军,显然来自黑海的物资,都要从西南方面军的防区路过,自然可以最先获得这些物资,而北方面军则是最后获得物资。
从人数上来说,反而是北方面军最多,西方面军其次,西南方面军最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