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六宫凤华 第744节(2 / 2)

加入书签

我颇有远见。”

夫妻两人说笑一番,很自然地提起了陈湛。

“陆阁老老持沉重,老谋深算,事情未明,不会对陆迟如何。赵阁老最疼幼子,舍不得对赵奇动手。陈尚书可就不同了。”谢明曦神色微凉:“这等时候,将陈湛打得不能下榻。可见陈尚书对皇上的举动颇为不满。”

盛鸿眸光一闪,淡淡道:“陈尚书也是三朝老臣,如今是吏部尚书,在文官中地位颇高,仅次于五位阁老。他如此表态,接下来怕是还有别的举动。”

谢明曦哂然:“你我便拭目以待,看看陈尚书他们有何高超手段。”

……

陈湛养伤半个月,才勉强痊愈,被宣召进宫觐见。

盛鸿令内侍们都退下,然后亲自上前扶起了陈湛,叹道:“对不起,连累你受皮肉之苦了。”

陈湛心头一热。

两人是同窗好友,情谊深厚。一开始,他追随去蜀地,是因同窗之情。如今盛鸿贵为天子,他为臣子,君臣相得。从一个臣子的立场而言,他也愿追随一个胸襟开阔精明强干的天子。

“皇上此言,令臣羞愧难当。”陈湛正色说道:“微臣这点家事,委实不值一提。微臣愿追随皇上,为皇上鞍前马后,刀山火海,万死不辞!”

盛鸿心头也是一热,心潮激荡,久久难以平息。

他注视着陈湛,陈湛坦然回视。

片刻后,盛鸿挑眉笑了起来:“好!今日你说的话,我都记下了。”

魏公公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启禀皇上,陆翰林和赵书令一同来求见。”

盛鸿定定心神,张口道:“让他们进来。”

很快,陆迟和赵奇一起迈步而入。

赵奇张口便道:“陈御史怎么一个人来表忠心了?这等佞臣行径,可要不得啊!怎么也应该带上我一起。”

陆迟也笑道:“我虽名迟,好在今日来得不迟。”

看着三人坦然明亮的笑脸,盛鸿心中既喜悦又感动,眼中温热的液体蠢蠢欲动。然而,此时此刻,所有的话语都显得多余。

一切尽在不言中!

进言

“启禀皇后娘娘,”椒房殿里,湘蕙笑着来禀报:“皇上打发魏公公前来送口信,今晚要在移清殿内和陆翰林赵书令还有陈御史小酌几杯,就不回椒房殿用晚膳了。”

谢明曦目中闪过一丝奇异的光芒,眉头舒展,笑了起来:“好,本宫知道了。”

陆迟,赵奇,陈湛。

他们三人,果然未辜负盛鸿的期待。

这一晚,盛鸿兴致颇高,直至子时,才酒气醺然地回了椒房殿。

谢明曦也未嫌弃他满身的酒气,亲自扶着他去了净房。洗去一身的酒气,又喂他喝了醒酒汤。

盛鸿没有说话,只一个劲儿地笑。笑得开怀自得。

谢明曦也笑了起来,伸手捏了捏盛鸿的脸孔:“瞧你笑成这样,怪渗人的。”

年过三旬后,盛鸿自觉已经成熟稳重,也蓄了些短须。谢明曦的手指摸在短短的胡须上,盛鸿有些发痒,咧嘴一笑:“心情好,就是想笑怎么办。”

难得的稚气,颇有些可爱。

谢明曦目中满是笑意:“想笑你就笑,这儿又没别人。”

这话有道理。

于是,盛鸿便笑了个痛快。

……

隔日,盛鸿颇觉脸酸,不时伸手揉一揉脸孔。

今日是小朝会,有资格参加小朝会议事的朝臣,一共只有二十余人。皆是朝中三品以上的重臣。汾阳郡王和安王也一同列席小朝会。

不过,商榷政事是文官们的事,汾阳郡王和安王在小朝会上很少出声。

老臣们颇有城府,虽觉天子今日举动不雅,也无人多嘴多舌。

朝中每日大事小事不断,大齐各州郡每日都有呈上来的奏折,一堆政事要处理。他们哪有这个闲功夫说闲话。

盛鸿张口问询新律法推进之事。

首辅陆阁老沉声应道:“新的律法已昭告天下,也发至各州郡。暂时还没出什么差错。”

也就是说,新律法是颁布了,推进实施还谈不上。

盛鸿倒也不急。但凡社会变革,没有一蹴而就的道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慢慢推进便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