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侍疾(三)(3 / 4)
看样子是要制衡或补充头号晋商范家,和陈家的商务并不重合,朝廷这盘棋下得太大了,不仅实现了外馆重新洗牌……铁普不会说,他们也不会问,只与之更为亲近。
爱莎觉得,皇帝都是因为自己是容妃的闺蜜。普达娃要把自己的金子再拿出一部分来给皇帝,感谢他对自己的信任,并支持土尔扈特部东归,皇帝只象征性地收了一点儿。璎珞和傅恒笑说,皇帝给了普达娃夫妇这么多好处,普达娃这还俗还得太值得,他得好好感谢爱莎!机会太好了,朝廷能给他提供白教和金川无法想象的天地,他们也走不掉了!
普达娃是玉京园少数的座上客,因他非官场中人且从一来京城便和傅恒有许多的往来,现在还在为皇帝办重要的差事。他和傅恒经常在“精思堂”见面,却极少和璎珞说话,除了礼貌招呼,只对璎珞赞过书房明间的《关羽擒将图》。璎珞知他性子如此,而且秉持密宗守则,不近女人,也不以为意,对《关羽擒将图》亦沾沾自喜。
此画绢高六尺,宽八尺,画的是《三国演义》中关公水淹七军、生擒庞德的故事,画中人物气势雄壮。关羽高坐层层岩阶之上的坡石,侧身向右,身着蓝头巾、绿袍、铠甲,全身披挂整齐,赤面凤眼、长髯飘拂、伟躯,一幅气宇轩昂、神态威严中又带有似乎折服于庞德的“威武不屈”的气势和对之既怜惜又愤怒的表情。
而与之相呼应的庞德,地处岩阶之下一小平地,却侧身向左,除短祷外,全身赤裸,被两裨将绑在木桩之上,竖眉瞪眼,咬牙切齿,怒不可遏,并扭转头,一幅临危不屈、任由处置的气概,一裨将似欲扭转他的头颅逼他听审。这是当年黄教法王被诛后,皇帝赏赐给傅恒的明代宫廷画作,而皇帝知道《三国演义》是她最喜欢的书。
“精思堂”正屋外挂着一块额匾,上书“知严养气”四字,和“怡萃堂”里那四字一样,尽头的东次间被命名为“二妙轩”,里面收藏着米芾的《擬古诗帖》真迹和从纳兰家继承的陈白阳《墨笔花卉卷》,这“二妙”二字乃璎珞所取,以效仿皇帝的“三希堂”。傅恒亦是这“破一滴墨水,作种种妖妍”的白阳山人的十分爱好者,玉京园后堂只挂了一幅画,便是他的《瓶莲图轴》。乃陈淳醉后遣兴之作,笔酣墨畅,不拘泥于成法,荷花清灵,花叶舒展。
傅恒还特别喜欢图轴上方陈淳的草书,是录沈周题自画《瓶莲图》“临江仙”,词曰:“花叶亭亭浑似采,坐闲凉、思横秋,几回相眄越娇羞。翠罗仍卷袂,红粉自低头。前辈风流犹可想,丹青片纸还留。水枯花谢底须愁,只消浮大白,何必荡扁舟。”
※※※※※※※※※※※※※※※※※※※※
-
【晋商第一家范家】在历史上赫赫有名,乃内务府最大的买办,就是我们所说的皇商,比如《红楼梦》里的薛家,但薛家和真实的范家不可同日而语。范家的历史和所经营的商务如小说中所示。
-
【董诰】(1740年-1818年),字雅伦,号蔗林,浙江省杭州府富阳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生于顺天府(今北京市),清代大臣、书画家。工部尚书董邦达长子,与其父有“大、小董”之称。乾隆二十九年(1764)中举,隔年会试,名列一甲第三,得中探花,乾隆帝将其改为二甲第一,看起来和雍正对张若霭的改签类似,作金殿传胪,形降实升。后充四庫館副總裁,接辦《四库全书》副总裁。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任军机大臣。同年,獲賜紫禁城騎馬。乾隆五十二年,加太子少保,擢戶部尚書,臺灣、廓爾喀先後底定,並列功臣,圖形紫光閣。
-
嘉庆四年(1799),董诰六十岁,以从庶吉士、编修、工部侍郎、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等,擢为文华殿大学士(即宰相),钦赐“紫禁城骑马”。侍直南书房军机行走四十年。嘉庆十七年为军机之首,至二十三年致仕。董诰精书法,善绘画,更通晓军事。他五次归还故里,生活简朴,平易近人,从不倨傲,深为邻里称道。董诰卒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终年七十九岁。董诰死后六天,嘉庆帝亲临祭奠,所写哀诗中有“只有文章传子侄,绝无货币置田庄”之句,并亲自拨款建立“董公祠”。
-
【赵孟頫行书酒德颂卷】此卷是赵孟頫为瞿泽民录写的西晋刘伶《酒德颂》全文,是赵氏书法的精品之作。刘伶为“竹林七贤”之一,其《酒德颂》充分反映了晋代文人的心态。
-
赵孟頫(1254年-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一说水精宫道人)、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员、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赵孟頫被行台侍御史程钜夫举荐,赶赴北京,受元世祖、武宗、仁宗、英宗四朝礼敬。累官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在绘画上,他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赵孟頫亦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