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节(3 / 3)
对李冕的眼神示意,颜延却不卑不亢道:
“陛下,这王回早年科举进士出身担任四川县官期间曾向吏科和吏部的官员行贿,数额高达数百贯。”
“彼时他不过是正七品的县官,俸禄加上彼时的边塞补贴也不过五六十贯,即便为官三年不吃不喝拿不出数百贯。”
“如果不是贪腐,那臣着实想不出这厮从哪里拿出的数百贯。”
“况且即便这数百贯是正当之财,他向吏科吏部行贿的事情却是事实,依照《大明律》,理当发配边塞!”
当颜延不卑不亢说出吏部和吏科的时候,李冕便反应过来了颜延的想法。
显然,他从吏部和吏科找到了两个替罪羊。
王回当年向他们行贿时是永乐八年,正因为他的行贿,加上他政绩不错,他们二人才示意让人将王回从边官拔擢为京官。
那个时候没有银行,都是现钱交易,即便想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只要吏部和吏科的官员愿意指认王回,再加上他们在底下收买王回当年所在之县的一些吏员,不怕搬不倒王回。
当然,由于时间太远,如果皇帝想要包庇王回,王回也不一定就此倒下,但起码为了和稀泥,皇帝不会再执着于自己二人的事情,这就是颜延的目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