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一日三餐 第47节(2 / 3)

加入书签

情无法掌控,但她的态度就是不可以。

温老师怎么可以这样说?

他怎么会觉着他会早一步过世?他怎么可以这样坦然地分析利弊呢?

不开心的夏皎在晚餐时和温崇月沟通, 她表现的很坚决:“你要继续锻炼身体, 争取和我一块死掉。”

温崇月微怔。

说这话的时候,两人吃的仍旧是地道无锡菜, 太湖一锅鲜,河虾、螃蟹、黄鳝、鲫鱼等等等等煮成一锅, 蒸汽升腾,氤氲着荡开,温崇月将桂花糖芋艿放到夏皎面前的白瓷碗中,笑着说:“那看来我应当彻底戒烟了。”

店员端上冒着热气的太湖汤丝螺和香味儿浓浓的圆盅蹄膀, 还有一份藕片, 素菜不多, 温崇月特意要一份水煮菜, 只加了盐稍微调味, 让吃不了太多肉的夏皎清清口,一口肉一口菜叶子,又额外要了份生菜。

夏皎啃着菜叶子,听见温崇月说:“同时,夏皎同学,你也需要锻炼身体了。”

夏皎嘀咕:“我健康着呢。”

夏皎真的健康了很多,她已经远离了外卖和速食,不用每天都在通勤上花三小时,如果没有意外,花店的上班时间是八点半,乘公交只需要两站。中午有温崇月做的午餐便当,几乎不会重样,对方精心地准备着每一样餐点的搭配。晚上五点半打卡下班,夏皎喜欢步行回家,顺带着在附近的小店里挑一些水果,或者去书店里看看有没有喜欢的漫画或者书籍。

尽管网购已经十分便捷,但夏皎仍旧喜欢在线下书店里“偶遇”一些感兴趣的书,或许因为装帧,也可能因为书店陈列的摆放语。

顺着遥遥回望,夏皎真感觉之前的生活过于拥挤。以前自己穿着光鲜亮丽的衣服,却只有一个疲惫不堪的躯壳。

九月,“鸡头米赛蚌珠圆”。

太湖畔芦苇摇,桂花正攒着劲儿等着开,“水八仙”依次上市,此时的鸡头米已然成为饭桌上的新宠。

鲜品的鸡头米味道最佳,一斤顶多剥出来两三两。夏皎遇到有老人贩卖,瞧着新鲜,买了一些回家,温崇月和她慢慢地剥了许久,小虾米和温泉在打架,电视机中放着旧电影,是《夜半歌声》,阳台外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空调开到25度,烤箱里面,青口贻贝和欧芹、柠檬的香味慢悠悠散出来,放着夏皎在温崇月指导下做的黄油欧芹烤青口。

苏州话里讲的鸡头米就是芡实,长得像鸡头,有硬壳,刺手。这东西难采难剥,剥了几粒,夏皎的手就受不了了,温崇月指挥她去泡茶,自己一个人慢慢地将东西剥出来。

这时候的鸡头米最鲜嫩,生嚼软弹可口。温崇月做菜追求本味,做的简单,没有加复杂调料,就用鸡头米和百合搭配着煮粥,又做了鸡头米炒虾仁。

夏皎也终于露了一手,展示自己的厨艺——螃蟹炒年糕。

这一道其实是江苏的家常菜,不过江苏著名的“散装省份”,同样的一道菜,不同地区也有着不同的做法。很多人是先把年糕煮熟,再和螃蟹一块儿炒。夏皎不,她先把螃蟹煮出汁,用汁去煮年糕,入味深,年糕吸足了汁,软滑又鲜美。

暑热渐渐散去,苏州的游客渐少,景色依旧怡人。

晚饭后,洗完澡的夏皎哼着歌儿,半躺在沙发上,研究着温崇月拿过来的一张地图,认真钻研该去哪里玩。周末的时间有限,注定只能在附近兜兜转转,杭州,上海,两个暂定的目的地,夏皎暂时还衡量不出。

她心里觉着应该去上海,不过杭州的话……似乎也不错。

都说立秋过后,一场秋雨一场寒。夜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客厅里的两只小猫咪头抵着头,亲亲热热地窝在一起睡觉觉。相隔一扇门,夏皎和温崇月两人各盖各的被子,只有小蘑菇夜灯在亮着暖暖的光。

夏皎两只手抓着被子,认真地注视着黑暗,小声说:“温老师。”

温崇月:“嗯?”

夏皎说:“我忽然感觉有点冷。”

温崇月明白了,他将自己的被子往夏皎身上盖了盖,伸手,隔着夏皎的小被子拥抱住她,问:“现在呢?”

夏皎沉默了两秒,她说:“有点重。”

温崇月作势要开灯:“我把空调温度调高些。”

夏皎从被窝里伸出手,飞快地一把抓住他的手腕,她的手不凉,有着微微的暖度。

她说:“……万一又热了呢?”

温崇月停顿一秒,他从安静的夜色中判断出一些隐蔽的、没有出口的东西。

夏皎拉着他的手,她掌心出了一些汗,慢慢地拽着他,往自己的身边靠。

温崇月重新躺下,他侧着身体,打开盖在夏皎身上的被子,她只穿了一件淡淡浅绿的真丝裙子,晚上看不太清,阳光晒不到的肌肤雪白柔软,像是春日里柳条的柔软嫩芽。温崇月没有睡前喝水的习惯,此刻喉咙有一些干,夏皎手心的薄汗,他记得对方新换的身体乳有浅浅的椰奶香味,混合着新鲜碾碎的无花果叶……

他问:“如果抱着我,会不会好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