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333节(3 / 5)

加入书签

要强得多。实际上如果不是齐齐哈尔距离驻扎在海拉尔至满洲里一线的日军二十三师团太近,齐齐哈尔周边更加适合。”

“所以我认为你们现在做应该做的不是急于投产。而是一方面利用江北的经验,尽可能的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之下,在重新选址后,加速基建工程的进度。一方面,要抓紧时间培训工人。保证在安装调试设备的时候,我们自己的工人能够参与。我花了高薪从美国请来的技术工人,可不是代替你们进行生产的。”

话音落下,杨震看了看听罢自己这番话后若有所思的熊大缜后,却是话题一变的道:“老熊,不过有一点我要先和你说清楚。这些装备虽然目前不是部队急需的,但不代表今后不是部队急需的。”

“飞机、坦克、汽车三大制造厂,包括相应的发动机以及各种备件生产。还有其他的有色金属、石油炼化等所有的工业基建时间我只能给你两年。而且这两年还要包括设备的安全和调试。也就是说最迟四三年,我要见到我们自己生产钢材所制造的坦克、汽车和飞机。”

“而且这两年的时间在必须要完成所有工厂的建设将同时,你还要随时做好这些工厂扩大规模的准备。我在返回东北之前,已经与东北局和军区商议完毕,现在正在委托总指挥和参谋长与美国人沟通,准备以现汇的模式,再引进建设一个大型的机械制造企业以及光学仪器厂的设备。”

听到杨震给自己规定的时限,熊大缜不由的一愣道:“一号,这不可能。单单一个钢厂从开始进行整体设计,到最基本的基建完成没有两年也下不来。这还是要保证基建所需的钢筋、水泥保证供应的前提之下。”

“而这个基建还只是工厂的主体框架和主要设备安装。其余的附属设备,比如说几个大型工厂所需的各自发电厂、专用铁路线、单独供水系统,以及其他林林总总各种配套设施,即便在设备保证供应的情况之下,没有三到五年也不可能建成。”

“一个大工厂的兴建,仅仅一个选址问题没有半年的时间就下不来。大型工厂不是大型农场,地形、地质的选择,都需要一点点的去勘察。尤其选址地区的地质情况,更需要严谨的考虑。”

“一号,工厂建设之中,出现别的问题都不可怕,最怕的就是选址上出现地质问题。地质这东西表面上什么都看不出来,因为我们谁也不清楚地下的情况。但是如果不仔细考虑的话,选择了地质有缺陷的地方,对一座大型工厂来说破坏才是最大的。”

“如果选址的地区出现地质问题,在工厂建设完毕出现大规模地基沉降的问题,对于一个大型工厂来说,将会面临毁灭性的破坏。这样的损失,不要说对于几乎是一穷二白的我们,就算是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很难承受的起。”

“您只给两年的时间,就要完成从基建到设备安装、调试,到投产所有的程序,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的事情。这还不算在建设时,肯定出现的我们预想之外的情况。一号,我们不能拔苗助长,更不能搞冒进。否则到时候,我们很有可能会遭遇到更大的损失。”

“东北的情况您也知道,一年之中即便不出现反常气候,可供基建的时间满打满算也还不到六个月。这么多的工厂一下子全部都展开,我们手头上别说技术人员,就是建筑工人的数量都不足。”

“而且工厂建设,并不是找一块平地就能建成。还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完成厂区以及各种生产和附属设施的设计。仅仅一个供暖和供水管道的开挖和铺设,在有详细图纸的前提之下,我们就需要小半年的时间。”

“一号,即便是水泥和钢筋,以及其他所需的建设材料按时保证数量和质量的前提之下,按照我们目前的现状来说,如果不尽量使用日军原有已经完成的基础设施,我们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两年之内一下子建成这么多的工厂。”

“一号,我希望您能够慎重的考虑。我们的工业化建设,虽然不能说一力求稳决,但也不能出现冒进的情况。百年大计、质量为本。我们不能光看进度,而对质量上不重视。我们的决策,不仅要符合我们现在的情况,更要符合科学的规律。”

对于熊大缜的反应,杨震并没有感觉到任何的意外。对于熊大缜对于自己要求的在重新选址的情况之下,使用两年时间将几个大型工厂全部建设完毕并投产的激烈反对,杨震更没有生气。

而且杨震明白熊大缜说的没有错。搞大型工厂建设,并不是一早一夕能够完成的。更不是从整个工厂的设计到选址都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尤其选址不仅仅要考虑交通、原材料的供应,以及水电等其他的方面,更要考虑当地的地质情况。

只是对于这件事情来说,杨震却是显得胸有成竹的道:“老熊,我们在购买美国钢铁厂的时候,美国那个破产的钢铁厂,将其全部的资料都转让给了我们,其中就包括他们当初建厂时候的全部设计图纸。”

“也就是说,你工厂设计这一关基本上可以省却了。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省下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至于选址勘探的情况,这个问题倒是一件相对棘手的事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