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775节(4 / 5)
的纠缠。
等到白晋铁路沿线以及长治周边作战的太行军区一部,好不容易摆脱当面日军纠缠,赶回太行根据地增援的时候。这支由吉本贞一亲自指挥的日军,利用日军出色的山地行军能力,已经一路狂奔出东阳关,在冀南晃了一圈之后撤到了安阳。返回根据地的太行军区五个旅,只抓到了一些日军断后部队,以及掉队的人员。
而向清源撤退的一路,则利用这个方向是二战区辖区,太岳军区部队以及配合作战的太行军区两个旅,主要集中在南同蒲铁路各个要点,整个南同浦铁路以西并无十八集团军作战部队的机会。
与南同蒲铁路突出来的大半个联队的日军配合,经孝义、汾西、稷山,直插运城方向。接连击溃该方向的二战区所属,第十三集团军外加六十一军的拦截和阻击,打了正在围攻运城三十七师团八战区的几个军一个措手不及。
担任运城东北方向作战的八战区所属新编第二军,在日军内外夹攻之下当即被打垮,四十二军伤亡三分之二失去了战斗力。在部署在运城东北方向,这两个军被打垮之后,运城东北方面已经是门户大开。该路日军顺利的与固守运城,在周边中国军队的围攻之下,已经伤亡近三分之一的三十七师团汇合。
该部日军在撤进运城之后,面对着实力大增的运城日军。负责围攻运城的八战区那位前敌总指挥,知道自己已经失去了最有利的战机。眼下想要一口吃掉运城日军,几乎是已经无任何的可能。
在暂时还未摸清楚日军下一步具体动向的之前,只能在运城外围设防,切断运城与长治日军之间的联系,并防止日军向南、向西强渡黄河。以保证陕西与豫西的安全,策应正在全力反击豫东的一战区精锐。
以配属的一战区一个集团军的两个军,沿着运城以南黄河沿线布防,防止该部日军渡河南下。以自己嫡系的第一军和第九十军部署在运城西北方向,以三十八军配属九十一军的一个师,部署在运城西南的解县。以晋绥军一个集团军两个军,部署在夏县至张店一线。
这位负责运城战事的八战区副司令长官,作为此次运城作战的前敌总指挥,面对突然出现的巨变,在应对上也算是及时。但是却没有想到从太原突围出来的日军,在与运城的三十七师团汇合之后。
即未向南、也未向东撤退,而是集结了全部的兵力,突然向部署在运城以西猗氏、青头镇一线的八战区,第一、九十两个军发起全力反击。同时以一部兵力向夏县至张店一线,第二战区之第六集团军阵地发起局部反击,攻击的重点就是以张店为核心部署十九军。
在得到太原撤退来的兵力增援之后,运城原来被打的很是凄惨。兵力损失已经高达三分之一的三十七师团。不仅在极短的时间之内迅速恢复了元气,甚至手中可用兵力规模还增加了三分之二。这让长野佑一郎中将,现在发起反击的底气相当充足。
在接到吉本贞一中将经黄河北岸,相机撤往豫北的命令之后。不退反进的集中兵力,向周围的中国军队发起了大规模的反击作战。这位长野佑一郎中将认为,对于眼下孤军陷在晋西南的三十七师团来说,撤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要想在周边到处都是中国军队,自己已经处在合围的情况之下,执行军司令官的命令,不打垮周边的中国军队部分兵力,使其丧失大部分的追击能力。他的三十七师团以及所有撤到运城的兵力,想要安全的撤退根本不可能。
为了保证撤退时候的安全,长野佑一郎中将还是决定在临撤退之前,先虚晃一枪并尽可能至少重创敌军的有生力量,使其丧失追击的能力。同时打开全军向东撤退的路线,以为全军总撤退做好准备。
这位下定了决心打一仗再走的长野佑一郎,不仅在此次战术反击之中,投入了大部分的兵力和全部的火力。为了达成其战术目的,还将在此次会战打响后,为了保卫运城这个桥头堡,从风陵渡秘密撤回的,关内战场仅有的两门二百八十毫米重榴弹炮。
外加掩护这两门重榴弹炮的九二式一零五加农炮,以及三十七师团炮兵联队所属的,四门大正十四年式一百五十毫米加农炮,也全部投入了战场。可以说这位长野佑一郎中将,为了这次的反击下了血本。
要知道那两门二百八十毫米重榴弹炮,在之前的作战之中,即便他围上来的中国军队打的那么惨,也始终没有动用。就是为了等到最关键的时刻,将这两门超级大家伙,当成撒手锏使用的。
对于眼下的长野佑一郎中将来说,反正这两门重达二十六吨的榴弹炮,外加目前库存的还有几千发重达二百多公斤的炮弹,在撤退的时候也带不走。与其到时候炸掉,还不如发挥一下余热。没有了铁路线,仅凭他手中的那点卡车,根本带不走这两个庞大的家伙。
作为典型的日本军人,长野佑一郎是属于那种要么就不做,要做就做的干净彻底的人。为了能尽快的达成自己的战术目的,长野佑一郎中将上来就是下了血本。调动这两门二百八十毫米超级榴弹炮,在师团所属炮兵联队的山野炮、榴弹炮的配合之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