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节(3 / 4)
本部士兵死死咬着赢豹,两人都成了步将,在亲兵环绕下对砍十来招,赢豹不支,被护卫他的铁鹰锐士拖出战场。
“将军乃大秦宗室,血脉高贵。岂可战殁于沙场?左右,护送赢豹将军离去!”一名秦将大吼一声,夺了赢豹军权,也随顺应军心,赢豹浑身浴血,正要开口呵斥,就昏厥过去。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秦将带着余下的残兵扑向刘冕,转眼尽数被淹没。
刘冕方天画戟一抖,将戟刃血珠抖落。望着死在自己马前的秦将刚要说厚葬,又想起这样雄烈的武将应该是神将,死后就化灰,归于天地间。心中没来由的叹了一口气,继续带着部众追杀秦军。
周军的追击也不是那么的顺利,起码秦军的弩箭让他们损失很大。但这并不重要,他们要的就是气势上的胜利,借此压服秦国。即使是惨胜,也在所不惜。
王翦在最后的一座后勤军寨立下跟脚,与周军对峙到天亮,各自收军。
此夜秦军败绩,丢了八座大营,以及被捆绑堵嘴的公孙恩被周军掳获。
狄仁杰
却说董卓率西凉军东渡大河,以汾阴城为据点,直扑平阳郡,可以说是如虎入羊群,一路高歌。
晋军主力依旧被燕军拖延在太行山以东,留在太行山以西只有两支大军。一支是李靖的河西军团,负责对抗南侵的突厥部落;另一支是晋王太子李恪率领的太原郡留守部队,是用来保护老巢太原郡的。
至于平阳郡就有些悲剧,前后八座城,守军都不足两千,在西凉军迅猛的打击下,全线告急。李恪受到求援信息,直接率军三万堵在平阳郡最后一城——汾阳城,西靠吕梁山,南傍汾水,挡住公路,让董卓大军无法前进,陷入僵局。
河东一带的战事陷入停顿状态,晋周两国使节纷纷出使秦国。而公孙策也知道自己的堂弟被周军掳获,已经被运往神都洛阳。他手下军队只有三万,现在主力都在四方镇守,抽不出来。
而驻扎在蒲城的又是原先在泾阳扩充的新兵,统军神将都是他没听说过的无名之辈,这让他如何敢带着这万把人渡河南征?再说这些人也不见得会为了他弟弟公孙恩而抛尸沙场。他与这些神将,更多的是合作关系,一起捞富贵的。
魏无忌带着一万魏军北击上党郡,战绩辉煌,掳获的人口物资远远超过他支付给公孙策的那份,而他见好就收,已经开始后撤,将人口运往河内郡,物资分了一些给公孙。
元月二十,武周使者也就是武周左相狄仁杰带着使团来到咸阳,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拜访被秦王封为谏议大夫的公孙厉。
狄仁杰(630—700)字怀英,唐代并州太原人。李唐——武周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武则天当政时期宰相。期间遭受酷吏来俊臣报复,险些身死。在武则天当政时,狄仁杰以不畏权贵著称。死后埋葬于神都洛阳东郊白马寺。
狄仁杰生前虽然为武周效力,但他的心是向着李氏一族的。此次复活,之所以为武周效力,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欠了此时武周右相娄师德一个人情。
提到娄师德,有个成语很深刻的描述了娄师德的谦逊——唾面自干!
娄师德(630—699),字宗仁,郑州原武人,唐朝大臣、名将,曾任宰相。话说他和狄仁杰同年而生,就是活的比狄仁杰短了一年,两人当时并为武周丞相,很巧合的呀!
娄师德最大的特点是事事讲究忍让。据《新唐书》记载,娄师德的弟弟被任命为代州刺史后,兴致勃勃地来向哥哥辞行。在兄弟二人就要分手的时候,弟弟问哥哥还有没有什么要交代的。
娄师德语重心长地询问道:“我坐在宰相的位置上,你现在又要去当州官,我们兄弟二人可以算得上是这个时代的佼佼者了。但是,我们荣宠过盛,必定有人暗自忌恨我们,对此你有什么对策吗?”
听到哥哥这样问,弟弟马上跪在地上说:“我是这样打算的,假如现在有人往我脸上吐唾沫,我一定会自己擦干净,决不为此和人计较。请哥哥指点,这样做行不行?”
听完兄弟的话,娄师德神色忧虑地说:“你的做法正是我所忧虑的!”弟弟本来想哥哥会表扬他几句,没想到哥哥竟不以为然,一下子不好意思起来:“那应该怎么办呢?”
“怎么办?我的意思是不擦!你想啊,别人好不容易把唾沫吐在了你的脸上,你却一擦了之,别人的快感还从何而来?别人没有了快感,那他一定还会继续忌恨你的。我建议,别人往你脸上吐唾沫,你不应该自己擦掉,而应该等待自然风干。在这个过程中,你还应该保持微笑!”
娄师德到底做没做到唾面自干,我们不得而知,因为他贵为一朝宰相,敢往他脸上吐唾沫的人估计不会太多。但是娄师德的谦让却是出了名的,除了谦让,娄师德的肚量大也被广泛传颂,以至于后人经常说他是“宰相肚里能撑船”。
尽管同为相国,但两个人的能力却有差别。狄仁杰出类拔萃,而娄师德却显得有些平庸。尽管娄师德是个谦谦君子,从来不会和任何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