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在年代文里搞扶贫 第336节(2 / 2)

加入书签

忙活完这些,休息几天再干。”

红旗公社这边弄了几个窑厂,不止烧砖还烧瓦,制式好看卖得也挺好。

公社里的几个年轻干部为了这事没少动心思,不枉费长缨不间断的搞学习班。

开动脑筋想法子赚钱,这很重要。

从红旗公社离开时,长缨吩咐司机,“去三湾公社一趟。”

公社书记瞧到长缨过来很是热烈的汇报情况,“咱们今年的粮食产量比去年得高三成。”

长缨点头,“那是挺好的。”

劳动积极性提高了,也说明了一些问题。

长缨过去一直想怎么提高积极性,实际上就得让大家看到奔头。

包产到户也好集体生产经营也好,哪个能带来更多的实惠,农民更喜欢哪个。

谁会嫌钱多呢。

集体生产经营有很多问题,但纠错后却也是有诸多好处。

包产到户能激发积极性却又将所有人都困在那一亩三分地上。

长缨倒不担心什么,三湾公社夏收粮食产量提高三成,殊不知红旗公社那边产量增加更多。

她正想着,车子猛地停了下来。

司机连忙解释,“刚才有头羊蹿了过来。”

长缨示意没关系,她从车上下来,看着她今天行程的第三站——

知青二号农场。

作者有话要说:

三更啦

来挖宝了,嘿嘿

农场

安置在农牧场的回城知青有将近三千人, 大大小小的农场牧场二十多个,也亏得西北地区幅员辽阔,金城又是省会城市面积大, 这才将这些人安置下来。

其中大部分都是从头开始开垦,让这些回城知青们自己忙活来打造他们的新家园。

长缨还是第一次来这边的知青农场。

她看到匆忙过来赶羊的知青, 笑着问了句,“这里怎么还养了羊?”

女知青没见过长缨有些不太清楚这位从车上下来的女同志到底是谁,不过瞧着对方态度十分可亲, 她回答的时候脸上不自觉挂了三分笑,“是那边老乡家的羊在外面生了,我们帮忙给小羊羔烤火,老乡就送了我们一只。”

那小羊并不大, 被女知青抱在怀里让长缨想起了家里头的大黄。

眼睛都湿漉漉的,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与友善。

长缨笑着摸了下, “你们在这边住的还习惯吗?”

“还行吧,总比在外面流浪好。”女知青拘谨起来, “请问您是……”

“我早年也下乡当知青,就想着十多年过去了,不知道现在知青住的地方跟那会儿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女知青松了口气, “老知青啊, 不过看不出来。”

“下乡的时候小,不到十七岁。”

“那咱俩差不多, 不过我是75年才下乡的。”

长缨跟着人往农场宿舍那边去,“你没准备高考?我记得市里头特意让建了图书馆, 里面放了些你们用得着的书。没有这图书馆吗?”

高考在七月份, 农场这边是刚开垦出来的农田,倒是比其他公社夏种要早上一段时间。

别处正双抢忙碌着, 他们这边相对轻松。

女知青笑着摇头,“有图书馆的,只是我没考试运,不想考了。”

长缨皱起眉头,“怎么这么说?《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时都五十岁了,他要是前面放弃了,后面怎么可能进士及第呢。”

“范进啊。”女知青低声叹了口气,“我只是觉得自己忙不过来,我没刘峰那么好的毅力,就想着能攒攒工分,回头市里头给我安排个正儿八经的工作就行。”

其实安置这些回城知青时,高考报名时间已经过了。

后来还是省里头又给他们开通特别通道,让有意高考的回城知青能够正常参加高考。

想要参加高考那就意味着他们要付出的更多,就算不奋勇争先多积攒工分换一个好岗位,但也不能太过于划水。

当初选择来的突然,一开始大部分回城知青都没想着参加高考,毕竟时间太紧了,而且他们也没有那么多书能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