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祸乱朝纲的贵妃(41)(1 / 2)

加入书签

谢家作为百年世家,盘根错节,旁系大多分布在大梁各州府,朝堂中的武将多半受过谢家国公与谢关元的关照,春晓令池月去联系那帮子人,悄悄结成一党,名义上是谢家孤女寻求庇佑,而其实只是为了将他们都绑在船上,日后一荣俱荣。

朝堂那帮武夫需要用心谋划,朝外那些在文坛儒生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文士们,就要好拉拢得多,他们大多出生清贵却无心仕途,也有一些商贾家的洒脱客,譬如松园主人,这些都是谢岑丘的友人,无需春晓费心维系,他们会念在谢殷风的面子上,多加关照她。

这些占有话语权的文人,在多年后春晓构陷忠良,残害文官时,发挥了流言迫人至死的威力,他们无条件信任她,哪怕她说一位老尚书为老不修多看她一眼,要他死,他们便毫不犹豫写罪赋,批斗谴责,引得文坛公愤,最终逼得他在府中自缢。

有时候春晓会想,这群聪明的人们,他们难道看不出她在利用他们吗?

可后来,再见到那个男人时,她都明白了。

谢岑丘从她五岁时,便带着她渗透他的社交圈,结交他的朋友,教她诗礼塑她风骨,将她打造成了长安第一名姝,国公府的明珠。

那群闲散的居士们并不是蠢笨,他们只是固执地相信,她永远都是牵着谢殷风的手,怯怯在他身后同他们打招呼的小女孩,干净澄澈。若说洒脱无拘的谢殷风是林下风,那谢岑丘捧在掌心的谢软软便是风下雪,冰心洁白。

他们逐渐老去,她在长大,而她始终是他们眼中的小姑娘。

谢岑丘啊谢岑丘,这个男人即便死了,也给她的路铺好了。

……

春晓出宫与那些先生们见了一面,回来后忍不住感叹这群文人的气节,她以为她们是萍水相逢君子之交淡如水,但在谢岑丘死后,他们竟然毫不犹豫愿意提出庇佑。

与池月利诱那群武将不同,这群先生们,是与谢岑丘一般的君子。

夜里没能睡着,春天将要来到,倒春寒像是比寒冬还要冷一些,她慢慢走到殿外,浅白色的寝衣单薄,随手拎起一盏灯笼,她抬步走到院内。

池月她们都还没睡,在院中摊着一张大桌子,灯火通明,她们像是在糊弄着什么纸张。

“在做什么?”

春晓出声问。

弄影抬起头,连忙捡起一件披风为她盖上,池月笑嘻嘻道:“娘娘,上元节要到了呀,您忘了吗?”

春晓一怔,记起这个节日,也认出来她们手中在制作的是孔明灯。

不过这个世界没有孔明,这种与孔明灯一样造型。膨大圆墩的薄纸墙借助下方的一点烛火的热力,飞上夜空,这灯叫做夜浮灯。

大梁朝在很多场合都会用到夜浮灯,这是个崇尚自然与孝道的国家,重要的节日,尤其上元节,常常会有城市组织在夜间点燃夜浮灯,一人点一灯,万家万万灯,寄托哀思,也是告知天上客地上人们安好。

春晓看着池月手下已经成型的夜浮灯,眸子微微暗了下来。

谢岑丘还在时,每到上元节就会带她去放灯,谢家坟茔被挖空,谢岑丘便带着她与春岙在京内最高的山上,带上数百只夜浮灯,不厌其烦地一盏盏送上天去。

明明子息衰微,他偏要做成一副家中繁盛人口大族的模样,叁个人手忙脚乱将上百盏夜浮灯点完,她和春岙都累得够呛,还得谢岑丘抱一个背一个从山顶运回去,也不嫌累得慌。

斯人已逝,春晓忽然想起不知从哪看来的一句话,亲人逝去时的痛苦微不足道,真正痛彻心扉的,是在他离去后,你却在余生的方方面面一点一滴,猝不及防看到他的影子,无孔不入,刺人肺腑。

春晓现世是个孤儿,从未尝过亲情,但是她不得不承认,她对小叔叔有几分眷恋。

她从池月手边捡走了刚刚做好的一只夜浮灯,“我去外面玩。”

弄影连忙将手里的活放下来,“娘娘,我陪您一同去。”

春晓摆摆手,“不必了,想一个人随便走走。”

春晓拎着一盏有她半人高的夜浮灯,慢慢行在殿外的小道,在萧萧夜风中漫无目的地走着。

夜浮灯下有一根细细的丝线。

宫规森严,宫内不允许私下祭奠,也不允许宫妃奴婢放灯,所以池月她们做灯玩,却也不敢放得太高,只敢栓根线,借着宫内通明的灯火掩护,将孔明灯悄悄放起来两叁米高,就放风筝一样收下来。

春晓拧了拧眉,却也没有解开那根线。

身着白色寝衣的女子披着朱红的披风,抱着庞大的夜浮灯缓缓行在御花园,最后像是走到了一条死路的尽头,她慢慢停了下来。

这是一个较高的花坡,她已经走出很远了,看不到巍峨的建筑群,目之所及只有沉默的花木。

她将夜浮灯撑起,擦亮火石点燃了底座的小烛,一点火光像是一粒星子在黑暗中迸射。

司庭这阵子懒得理会那群同僚的暗害,他今日被遗落在宫内,过了出宫的时间,身为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