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宋朝小食店 第16节(3 / 3)

加入书签

,尝尝味道后再慢慢往里加。”

在众人目不转睛地注视下,她手里头的面羹也搅拌完成,接着往里头分次加水,上手和成面团。

面团得拆成小块,每块上头都得撒上油和水,将油和盐和到里头。

“和好的面团,得用木盘捶打两百下,还要重复三四次,你们人手多,可以换着来,要注意的是,力度不能太大,得像我这样,下去拍打的声音不轻不重。”

水滑面难就难在打面上,所耗费的力气多,祝陈愿是不会在食店做这种面的,单靠她一人根本做不及。

打完面后,面团已经很柔软,但还不够,得用棒状的东西继续捶打百来下才行。

面团揉好后,祝陈愿给它搓成小块,跟指头差不多大小,放到温水里浸泡两个时辰。

“水滑面比起其他的面,并不难做,它也不需要用鸡鸭或者鱼肉等来熬制汤头,给每个碗里都加点荤油、酱油、盐和葱花就可以。”

祝陈愿负责教,米师傅则安排专人负责各个环节,揉面的揉面,敲面的敲面,要她点头后才算可以。

揉面得要有技巧,祝陈愿再次动手做一遍,挨个说哪里有问题,大家揉面多,只要在要注意的地方稍加强调,面基本上都能揉得很好。

敲面只需要听声音,哪里声音重,则说明哪里用的力气大,需要调整力度,这一项最累人。

到了厨房里头摆满一盆盆的面桶,太阳从窗棂格中照进来,后厨的人开始生火烧灶。

祝陈愿靠在椅背上歇会儿,累人到还好,就是费嘴皮子,喝了碗水后,米师傅就从门槛跨过来,气喘吁吁地说道:“祭酒和厨案两人来了,劳烦小娘子你动手做两份面,我等会儿领你去见见。”

她不慌不忙地从椅子上起来,挽起袖子,正好小锅中的水沸腾到冒泡,祝陈愿拿勺子捞出面团,倒入水中,拇指大的面团全都浮在水面上,盖上锅盖。

取两个瓷碗,加一点盐、酱油和一勺荤油,等锅中的水再次沸腾,用勺子舀起面水,倒入碗中,等荤油化开,再捞出面团,放上一把碧绿的葱花即可。

米师傅一瞧水滑面成了,赶紧将面放在木盘上,放上勺子和筷子,端起来,嘴上催促,“小娘子,你跟在我的后头。”

祭酒是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和蔼可亲,厨案则身材偏胖,眼睛大而肚子凸,两人对祝陈愿年纪轻轻就有一手好厨艺而大加赞叹,不过他们到底还是来尝手艺的,勉励了几句就直接动筷子。

祭酒喜欢吃面前先喝汤,他年纪大,牙口也不太好,吃点硬的肚子就难受。小口抿汤,汤汁入口后,不咸不淡,刚刚好,荤油的味道被面汤中和,两者结合起来,显得不油腻。

汤底中规中矩,祭酒放下勺子时想,要是能加点花椒再加点醋,味道重一些,更好吃,不过是给孩子吃的,这般就足够,是个心细的。

他满意地点头,准备用筷子夹个面团来,却发现面团滑溜的跟鱼一般,任凭他怎么用巧劲都夹不上来,反倒让他颇为好奇,这面是怎么做的?

祭酒老人家也没多问,只是换用了勺子,舀起一个面团,面团进嘴也滑,他相信自己要是不咬,面团也能直直滑到肚子里。

明明是很柔滑的面团,他以为咬起来会很有嚼劲,却没想到,软的出乎意料,好似在吃蒸的暄软的馒头一般,却又不会在舌尖上化开。

祭酒吃得极为满意,厨案吃得也满意,他是个顶豪迈的人,动作大开大合,吃起面来也是,一勺得舀上三四个面团,一起放到嘴里嚼,边吃还边说,“要是再放点芥辣吃,吃到嘴上发麻,脸上冒汗,那才美呢!”

两位都是口味重的,今日吃点清淡的,好吃是好吃,就总觉得少点什么。

作者有话说:

芥辣

祭酒极为知礼,即使知道这碗水滑面吃下肚去,肚子里会发胀。还是当着祝陈愿的面,将碗里的面吃得一干二净,另一只手悄悄摸摸饱胀的肚子,脸上却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的难受。

“小娘子手艺了得,李厨案,这事你得上心,银钱莫要亏欠人家。”

祭酒颇为语重心长,李厨案爽朗大笑,“此事我会跟米师傅还有小娘子好好相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