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策行三国 第143节(2 / 4)

加入书签

希望能将观德堂建在汝阳,就建在袁家墓园旁。袁耀还在守丧,不能轻离墓园,如果张昭能到那里教孙家子弟读书,袁耀就能和他们一起学,接受张昭的教育。

吴夫人垂下了眼皮,没吭声。

袁权出资助修建观德堂,而且一出手就是两百金,看起来很大方,实际上私心很重。观德堂建在袁术的墓旁,又是袁家出资,用的是安国亭侯的食邑收入,这算谁建的?去观德堂的人是学习还是为袁术守墓,观袁术的德么?

不说话,就是不同意。

袁权也不着急,面带浅浅的微笑,静静地等着。

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等吴夫人一抬头,这才发现时辰已过,连忙让身边的婢女去请孙策,心中暗自懊悔。罚孙策面壁,既是为孙翊、孙尚香做个榜样,也是为了立威,让袁权看看谁才是这儿的主人。但这只是个形势,不能当真,孙策毕竟已经长大成人,在外统兵作战,不能再像小孩子一样对待。原本只是意思一下,没想到和袁权话不投机,时间便过了。孙策又是个急脾气,万一心里不高兴,直接走了,她可就有点弄巧成拙。

在吴夫人忐忑中,门外响起一阵隐隐约约的脚步声。吴夫人侧耳倾听,眉心微蹙。这脚步声很稳很有力,但不像孙策的脚步声。作为孙策的母亲,吴夫人太了解孙策的习惯了,他走路很快而轻,还有一种不确定的节奏。这个脚步声明显不是孙策,倒有点像孙河。难道是孙策跑了,孙河来报告?

就在这时,孙策进了门,快步穿过院子,来到堂前,躬身行礼。

“见过母亲。”

吴夫人如释重负,连忙说道:“有客人在此,怎么不先向客人行礼。”

孙策又转身向袁权行礼。“见过袁夫人。”

袁权一双妙目瞪着孙策,觉得不可思议。她认识的孙策可不是这个样子,那可是一头桀骜不驯的猛虎,时而还带着狼一般的狡黠,怎么到了吴夫人面前却像一只温顺的猫。说罚站就罚站,站完了还特别老实。

见袁权毫不顾忌的盯着自己看,孙策刚刚因面壁而沉淀下来的心又开始活泛起来。

“姊姊……有事吗?”

情知失礼,袁权连忙收回目光,抬起青葱般的手指,掩着嘴唇,清咳一声:“来和夫人与将军商量观德堂的事。”说着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又看看吴夫人。“夫人还没决定,要等将军来商议一下。”

孙策一听就懂。这是个难题嘛,老妈哪里是没决定,她根本就是不同意。答应袁权,老妈不高兴。不答应,袁权又失落。咦,为什么我会对这种场景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他抬起眼皮,偷偷瞅了袁权一眼。袁权的目光虽然没有落在孙策的脸上,脸却变得绯红,头垂得更低。

实惠

“张公的建议?”孙策皱着眉,露出一脸的不快。

“有什么不妥吗?”吴夫人沉下了脸。她对张昭印象极好。虽然对射以观德或者君子六艺半懂不懂,但既然是张昭这个名士所言,那自然是有道理的。

“不是不妥,只是时间不对。”孙策知道吴夫人出身一般,没什么经学底蕴,对这些东西不太懂,听张昭这大名士一忽悠就觉得天经地义,必须得办。

他耐心的解释了一番。

射御并不是简单的射箭和驾车,那是在车战时代征战的必备技能。在春秋时期,当兵作战可不是普通人能够享有的资格。国之大事,唯祀与戎,不是你想祭祀就能祭祀,不是你想参军就能参军,那都是贵族干的权利,而且不同等级的贵族有不同等级的权利。

就拿这驾车来说,那是一辆战车的灵魂,御手的责任比射手的责任还可重。箭射不准,最多没法攻击敌人。车驾不好,那可能连自己的命都送了。一个合格的御手绝不是现在一个车夫这么简单。现在车战已经没落,赶车的就是普通百姓,不再是贵族,对战斗的作用性远没有那么强,就没几个人专门练习驾车了。

御如此,射也差不多。过去一辆战车配一个射手,这个箭手就是战车的攻击力。千乘之国也不过就是一千名射手,万乘之国也就是一万名射手,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战斗力,可想而知射手有多重要。可是现在什么情况,军中弓弩的配备率很高,专职的弓弩手就高达三成,仅他麾下就有射手近万人。

这时候还能按过去那一套来训练吗?那我要建多大的观德堂?现在训练射手都是在校场,一声令下,数十人站成一排,同时射击。怎么可能像观德堂演习射礼一样三揖九让,射不主皮。射箭不在乎中与不中,只在乎礼节是否周到,我还练个屁啊。

听到孙策爆粗口,吴夫人不悦地咳嗽了一声,袁权却有种亲切感,嘴角微微上挑,笑意含而未发。这才是我认识的那个孙策嘛,刚才估计是面壁面傻了。

“照你这么说,张公错了?”吴夫人沉声道。

“这事缓一缓,等张公回来,我问问他再说吧。”孙策见形势不对,打了个马虎眼,托言有军事要解决,转身就跑。你们俩慢慢杠吧,我可不受这夹板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