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30节(3 / 3)

加入书签

来看看买卖能做不,带了一点货试试,也探一探路。”

说着,就展示了一点样品,引来人围观。

她的吉玛话略带一点口音,与“才当家头回过来探路”的情况相符,倒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怀疑。只是小孩子们看着她们的佩刀有点移不开眼睛,也有人嘀咕,说她们的兵器比自家的要好。云云。

她们找了一处离外围的大房子,祝缨拿盐当报酬付的房费。房主一家七、八口人,衣着还算得体,却又不太光鲜。男主人不要盐:“你有铜钱不?”

祝缨有些诧异:“你要铜钱?为什么?路上他们更想要些东西的。”

男主人道:“你有针,给我三、五,不十根!盐,我们这里却不太缺的,只有铜钱与生金,能换别的东西。”

祝缨数针给他:“针可贵哩!你要了针,我可就没有铜钱给你了。这路上,他们也不给我铜钱。”

家中女主人提着水瓮走了过来,一边倒水一边问:“那你们拿东西换了什么?”

祝缨她们的行李已经很少了,不像是卖了货的样子。祝缨道:“与他们约好了,回程再取,省些脚力。他们还要我下回来再带更多的东西,也不昧我这一次的东西。”

说着,将针递了出去,又问:“你们家哪来的盐哟?要铜钱换什么呢?”

女主人放下水瓮,收了针,十根、十根指头,很好数,然后一根根小心地别在一块手绢上,将手绢包好,才说:“有盐井。”

祝缨与她聊开了,才知道他们隔壁的山中,沿着这条河的支流进去,同是吉玛族的另一大寨,有一处盐井。可惜产量不高,卖不太远。但是附近吃盐还算有保障。此外,还有西番商人,也会贩盐。

不过西番的盐商一般不往这边走,因为吉玛家的地盘颇大,跑过来贩盐不是太划算,西番商人通常是与他们西北的那一处大寨交易。他们寨子也会从大寨那里,再分销一些。

此处有两处食盐的来源,自然不会太在意盐。反而是钢针之类,虽然本地也产铁,但是技艺不高,更难得一些。

路丹青心中奇怪,她是在京城相府里呆过的,祝缨当年还做过户部尚书、征过西番,且与鸿胪寺颇有渊源,身边的人稍一留心,就能知道这西番缺茶又缺盐,对榷场的需求很迫切。一旦停了榷场,不但会着急,还有可能跳起来打人。朝廷也是,觉得西番不老实了,往往以取消或者减少贸易作要挟。

但看祝缨一脸平静,她也没有问出声——她一个商人的随从,是不应该对西番有这样的了解的。

祝缨与房主做完了交易,又套了一些话,着重问本地人口、谷物亩产有多少、都怎么种……等等。聊到饭熟,才要吃饭,头人家的管家又来,要祝缨等人带上货物去大屋。

祝缨抬手扒了一碗饭,一抹嘴,才带上些样品,与青君等人到了大屋。

头人家是见过世面的,虽然也对丝绸等物表示了喜爱,也没有将眼珠子粘到丝绸上摘不下来。头人往祝缨一行人身上多看了几眼之后,又向祝缨买针。祝缨都答应了,头人则以生金付账。管家拿出一小袋生金,祝青叶伸手要接,管家却飞快地将布袋收回。

青叶有点吃惊,管事却问了出来:“你这跑腿的,这几个女子怎么卖?”

“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