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0节(2 / 3)

加入书签

?咱家阿墨明年春上就要去下场考试了,到时这钱花得跟流水似的,还有阿云也得准备嫁妆了,这不花钱呐?”

杨老实闷闷地说道:“那你看着办吧,我是不咋看好。”

李大姑数数银子,再次犯了愁,她家刚盖完房,一时之间哪里凑得出三十两,她还以为房钱一月一交就行了呢。

李竹想了想说,又把那二十两银子拿了出来,放到李大姑和杨老实面前,说道:“大姑,姑父,这钱还是先别还了。”

李大姑刚要开口,李竹又说道:“大姑,我还没说完。你看这样行不?”

李大姑忙说:“你说你说。”

“我是这样想的,”李竹慢声慢语地说道:“你看我在家有吃有住的,一时也用不到钱,放那也是个死钱,还不如拿这钱算入股了,到时铺子赚了,你就给我分红,若真像姑父说的赔了,我也认了。做生意总得冒点险。”

李大姑和杨老实对视一眼,还没开口,杨墨不知时候进来了,他笑呵呵地说道:“娘,你看阿竹这性真像您,果断,胆大。”

杨老实有点不乐意:“你爹我就胆小?”

杨墨笑道:“爹,我可没这么说。”

李竹接道:“姑父,表哥不是那意思,一家人总得有个稳重谨慎的才能镇住阵脚。”

“嗯,还是你孩子会说话。”

杨墨低头想了一会儿说道:“爹,娘,我看就依阿竹的说法,咱们给她四成干股。”

李竹忙摇手道:“四成太多了,我只出二十两银子而已。”

李大姑道:“你出的可不光是银子,还有好些新鲜主意呢。这四成啊不多。他爹,你看呢?”李大姑又征求杨老实的意见。

杨老实也没什么意见。

李竹想了想,又说道:“大姑,我也不跟你争了,我看不如这样,我拿三成,那一成给云姐吧。”

正在做针线的杨云一听到还有自己的份,连忙推辞。

一家人推来让去,最后还是李大姑拍板。就依了李竹所说:她拿三成,给杨云一成。

光口说还不算,杨墨竟又回屋拿了笔墨,白纸黑字的写上了。

杨云掩口笑道:“一家人还来这套。”

李竹也在一旁调笑:“他呀,是想趁早说清,免得将来咱们的嫂子进了门不好说。”

两人笑作一团。杨墨听到两个妹妹拿自己当笑料,脸上多少有此不自在,无奈地瞪了两人一眼。

杨家开铺子的钱算是解决了。第二天,李大姑和杨老实杨墨李竹四人一起去跟房东订了契约,交了钱领了钥匙。

这房子以前是饭铺,大体格局不用改动,那些桌椅还算不错,房东折了合适的价钱留给了李大姑。

一家人把房子上下打扫了一遍,又添了些新厨具就算开张了。

李竹看了看这铺子能摆得下六张桌子,卤肉可以在门口辟个柜台就行,还有麻辣烫也占不了多少地方,这么大的铺子就卖这两样有些空。

李大姑也是这么觉得,不过,她也深知自己厨艺不行,要开食肆还得请个厨子。这又是一大笔花销。

杨老实一听不禁后悔道:“你看,还真不如那间小的,卖这两样也够了。这大冬天的,菜也没了,光卖卤肉谁知道生意好不好?”

杨老实这话倒是提醒了李竹,这里可没有塑料大棚,冬天的应季蔬菜也就萝卜白菜以及一些干菜菇类。麻辣烫生意肯定会受到影响。

不过铺子都租下来了,那就慢慢想办法吧。

李竹想来想去,最后决定开火锅店试试。冬天来了,大家围着热气腾腾的火锅吃上一顿多舒坦。

火锅在这个时代已经有了。不过在清河县还没有看到。

做这个也不用雇厨子,只好熬好底料就行了。

李竹跟家人说了这个决定,李大姑和杨墨都赞同,杨老实看他们三人都同意,也只好说先做个试试。

火锅店,首先是定做带隔断的锅子和特制的炉子,就是将直接将炉子安在桌子里面那种,当然,炉子外面还得包一层铁皮。李竹没料到古代的铁会这么贵,这又花了一笔钱,把杨老实心疼得直唏嘘。

趁着铁匠打制东西时,李竹开始在家制作调料,什么韭菜花,豆腐乳,甜面酱,辣酱等等,各种口味的酱料有七八种,瓶瓶罐罐的摆满了一桌子。

忙活了七八天后,杨氏饭庄终于开起来了。

李竹总觉得这么个小店,叫饭庄是不是有点名不符实。

李大姑对李竹一指斜对过,那家只放得下两张桌子的小饭铺,说道:“你看看人家。”

李竹一看,就见这家褪了色的店门上写着:潘家大酒楼。

李竹扑哧一声笑了。这么一比,杨家饭庄还不算出格嘛。

开业这天,有几家邻家的铺子都送了些礼品来庆贺。那胭脂铺的老板娘南玉,绸缎铺的老板花胖子等等来了。

蔡青则送来了两盆盆景。蔡青本想送完东西就走,李大姑却热情地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