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81节(3 / 4)

加入书签

之色,都仿佛是礼节性的表露。

若说是见多了老臣凋零,成为了习惯,或者说人之迟暮,看淡了生死,那说服力显然是不够的。毕竟,以刘皇帝的表演功力,装模作样一番,还是没什么问题的,但看刘皇帝这模样,是装都不愿意装一下了。

按下脑海中飞扬的思绪,赵普继续附和着:“陛下所言甚是!”

无法搞清刘皇帝对赵匡胤的心态究竟如何,赵普也就不打算就其辞世再多说什么了,以免招惹些无谓的麻烦。

天方微微亮,但饭不能不吃,内侍们奉上热腾腾的早膳,没有什么美食珍馐,甚至只是民间的五谷杂粮,倒符合养生二字。

胃口十足地喝着粥,借着依旧释放着光芒的宫灯,刘皇帝观察着赵普,指着老脸上化不去的黑眼圈,轻笑道:“赵卿昨夜没睡好?”

闻问,赵普表示道:“臣年纪大了,许是舟车劳顿,一时尚未恢复过来。”

刘皇帝不禁多看了赵普一眼,点头道:“这倒是朕的疏忽了,昨日赵卿也确实辛苦了,连回趟府邸都不得片刻安宁,这京城内的杂声,有如蚊蝇,想来也是不胜其扰吧!”

听刘皇帝这么一说,赵普心下暗自一紧,这是在敲打昨日赵府那些逢迎之事?不过,还没等他说出些场面话,便听刘皇帝继续说道:“朕已经差人过府料理了,想来这三两日间,便可回府了。洛阳的宾馆虽然环境不错,但若让大汉的宰相客居驿馆,有家难归,传出去,也不好听,你说是吧!”

赵普连忙表态道:“是老臣考虑不妥了!”

看他这副模样,刘皇帝摆摆手:“是朕考虑不周,卿是行事板正,公私分明,倡我良相之风!这几日辛苦,先好生歇息片刻,什么时候身体养好了,精神恢复足了,再处理国务吧。俗务累人,操心劳力的,税改之事,也是不能操之过急的,卿可仔细筹谋思量!”

“陛下关怀备至,老臣感激涕零!”赵普老脸上很是自然地做出一副感动的表情。

见状,刘皇帝笑了笑,忽然想到了什么,手顿了顿,放下粥碗,才想起一件几乎被遗忘了的事情。拿起丝帕擦擦嘴,方才道:“对于我们这些人而言,最重要的,便是一个盖棺定论。荣公走了,他的身后之事,却不能马虎。传旨,废朝三日,荣公丧事,一切依朝仪举办,着有司安排致哀!”

说着,刘皇帝又看向赵普,道:“赵卿,就代表朕前往公府,慰问赵氏,略尽哀思吧……”

刘皇帝显得轻描淡写,赵普则郑重应道:“是!”

这山庄还是不建了

赵匡胤的死,对当下的大汉朝廷而言,同样是一个震动朝野的大事,毕竟二十四臣硕果仅存的三人,再去一人,事实再度证明,曾经那段波澜壮阔的辉煌岁月正在不断远去,挡都挡不住。

人死为大,朝中因税改而造成的紧张局面,都有所缓解。荣国公府,操办了一场堪称盛大的祭奠仪式,广阳伯赵匡义从侄子手中抢过治丧之权,亲自主持丧仪。

别看赵匡胤这十多年以来默默无闻,长居府邸,少有外出走动,但不声不响之间,其对关系的经营与维护,在死后却是彻底显露出来。

且不提官方的致哀表示,从皇室宗亲到王公大臣,从门生故吏到亲戚旧部,凡是与赵家扯得上关系的,只有时间允许,都扎堆地往荣国公府跑,甚至有些京畿之外的故人,不远千里赶赴京师吊祭。尤其是赵匡胤的那些老兄弟们,在世的已经不多了,但子孙后辈都是蜂拥而至,以父祖之礼祭拜。

场面搞得很隆重,进香的进香,磕头的磕头,哀伤悲泣之声,日夜相连,不曾断绝,道士团队足有四十九人,连做七日法事,流水的筵席,占满了公府,甚至铺到府外长街,由西京百姓任意吃喝……

一场丧礼,被赵匡义操办成了一场盛筵,又好像一场华丽的表演,在向京城内外宣告赵家的显贵,展现他们的实力。当然,对于赵匡义而言,则通过丧礼,正式接手赵匡胤留下的丰厚的政治资源。

死尽哀荣,赵匡胤是充分享受到了,至于来自朝廷的盖棺定论,评价也相当高,说他是忠臣之楷模,良将之典范,神道碑文都是刘皇帝让吴公刘晖亲自写的。

只是,如此的铺张,自然难免为人非议,西京士民在感叹赵家之盛事,对这种招摇,也暗含羡慕与嫉妒。还在治丧期间,刘皇帝案头上便收到了十多份关于公府丧礼的弹劾举报,除了铺张招摇这种作风问题外,还隐隐指责他们有逾制之嫌。

所有弹劾都是密奏,显然,上奏的官员们也不是毫无顾忌,看那丧事的场面,真敢在这个当头明谏攻讦,怕是要得罪一大波的权贵。只要上达天听,让刘皇帝知道他们的忠诚,了解他们的不畏权贵即可……

而对于这些是是非非,刘皇帝倒也没有过多表现,以免让自己显得过于凉薄。那些弹劾的奏章,都被留中,束之高阁,不作回应。

不过,还是在与左右闲谈之际,刘皇帝还是就此事做了点评价:“卢国公府擅长经营,乃是勋贵中的巨富之家,当初卢公辞世之时,其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