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七零年代女货车司机 第180节(2 / 3)

加入书签

了。把安华两人迎进去后,他问道:

“怎么这么快就过来这边?”

安华之前跟伍队长那边约的时间是今天下午2点钟。现在还没3点,孙海没想到他们谈事情能谈得这么快。

安华摇摇头:“还没谈呢?刚到就听说伍队长在接待外宾。这不,干脆过来先见见孙伯伯你了。”

孙海爽朗一笑:“那就在我这儿坐坐先。伍经理那边最近有很多外宾来访。”

安华听到这里,好奇问道:“都是过来谈船舶生意的吗?”

一个港口能涉及到的生意,就是船舶跟货车了。只是目前货车这一行,外商应该看不上眼那点利润。只有船舶航运,才是赚钱的大头。

孙海斟酌着一些能说的,慢慢说了出来。

“这大半年码头都在第一阶段运营。现在运营的流程没有问题,设备又添了不少。虽然我们这港口因为吃水的问题,不能停泊特大型货轮。不过,一般的货轮是可以停靠的。就因为这个,最近多了不少船公司,想过来跟我们码头签订合同。”

安华听到这里,大概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

一艘船,无论是外籍船还是国内船只。要停靠在一个商业性质的码头,都需要事先跟码头签订码头靠泊协议。具体协议的内容会涉及到许许多多的条款。包括码头可以提供的服务内容,以及对停靠船舶的约束性条款。

一个码头,只有跟不同的船只所属公司签订靠泊协议,才有后续的船只靠岸、卸货、装货等等操作。

因此,船只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算得上是码头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剩下的就是货车这一方进入码头缴纳的管理费用了。

这种重要的外宾代表过来,安华理所当然只能后退一步。

当然,安华也不是在孙海这边干坐的。见时间大把,干脆跟孙海要一些码头日常靠岸船只数据以及货物吞吐量记录来看。

这种记录,在没有互联网的时候,是十分珍贵的。后世的国际码头,会在自己的官网上公布码头很多详实的数据。包括码头一年接待船只、货车、货物吞吐量等等。不过,现在这个年代,暂时这些数据需要单位跟码头申请,才能查阅。

安华占着便利,干脆静下心来查看这些数据。因为山海码头成立的时间没到一年,数据虽然很多,但是花了一个多小时,安华大概估算了一个数值。这个数值,是根据码头靠岸船只数据、货物吞吐量增长速度,预估出来的运力要求。

得到这个运力数据后,在对照目前实际入闸货车的数量,就可以预估出山海码头的运力缺口。

安华做好估算没多久,孙海这边就接到总经理办公室的电话。

孙海看向安华:“伍经理那边接待的客人走了。他让你过去一趟。”

安华点头,跟孙海约好大家今晚一起吃饭后,就先带着崔景平离开。

在返回接待室的路上,崔景平好奇问道:“师父,这码头的业务这么多,为什么他们不自己搞个车队?”

安华听到这话,笑了起来。码头即使要搞车队,也不会亲自投资。而是跟外面的车队合作,签订一个类似代理性质的合同。虽然目前市面上还没有所谓的代理合同。但实际操作中,这种代理的关系,早就已经出现了。

安华猜测,除了他们南花市的车队外,应该有很多省内其他城市的车队,都会过来山海市这边考察。毕竟,山海市码头已经建成,是联通全国上下游各大港口的中转站。这种地位,在某些货物运输中,占据极大的优势。

等到了接待室附近的时候,安华跟崔景平迎面看到了几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这几个外国人身边,跟着一个中国人翻译。这一行人,刚好就是他们中午在宾馆吃饭的时候,遇到的那几个人。

这个世界可真是小啊!

安华心里感叹,看着引着这几个外宾出去的引路人,正好就是伍队长的助理。所以,这几个人一定就是伍队长刚接待过的那一批外宾了。

等差不多到接待室的时候,安华刚好看到伍队长在走廊抽烟。

伍队长见他们过来,把冒着火光的烟摁灭后,笑道:“久等了。”

安华见伍队长的表情不太好,估计是之前的商谈不顺利。只是,她不方便多问。跟着回了个笑脸:“这次过来拜访,打扰伍总经理了。”

这话一出,就是公事公办的意思。

三人在接待室坐好后,安华开门见山:“山海码头是要招标车队吗?”

伍队长还在想着刚刚跟那些外宾谈的事情。安华刚一坐下,忽然就来了这么一句,让他整个人愣了愣。接着,伍队长失笑道:“安华啊!安华。还有你不知道的事情吗?”

这句话,充分表明了安华的猜测是正确的。

“我能问问目前全省有多少车队准备参加这个招标?招标的要求是什么?”

安华直截了当地把问题抛了出来。虽然是公事公办,不过大家都熟知对方的做事模式,没必要来那些虚的,浪费大家时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